中建环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者
通过富营养化湖泊治理达到降低水体富营养化程度的目的
富营养化湖泊治理是指生物所需的氮(N)、磷(P)等无机营养物大量进入湖泊、河口、海湾等相对封闭或水流缓慢的水体,在适宜的外界环境(水域的物理化学环境)因素综合作用下,引起藻类及其它浮游生物迅速繁殖,导致水华(赤潮)暴发的现象。在某些情况下还可能导致水体溶氧量下降,水质恶化,甚至出现鱼类及其它水生生物大量死亡,面对这种情况就需要进行富营养化湖泊治理了。
富营养化是水体面临的一个重要环境问题。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一些淡水湖泊、城市内湖面临水体富营养化的巨大压力,某些地方水体污染十分严重,如巢湖、滇池、太湖等。水体富营养化是水体演变、衰老的自然过程,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这种缓慢的天然过程加速非常快。我国许多地区特别是农业集约化程度高、氮肥用量大的地区,水体富营养化问题更加突出。水体富营养化污染的主要来源是水体中含有的大量营养盐,主要是氮、磷污染物。
氮、磷是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控制了氮、磷也就是基本上控制了水体的富营养化。富营养化湖泊治理的主要方法有:
1.物理学方法
这类富营养化湖泊治理方法主要采用物理或机械方法来降低水体中的营养物浓度,从而达到降低水体富营养化程度的目的。包括:
1)底泥疏浚:底泥常被认为是内源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长期的富营养化,导致大量营养物质沉积于湖泊底部,因此疏浚底泥,是控制内源营养物释放的重要手段。国内在进行、西湖、太湖、滇池等湖泊的治理中都采用了该方法。
2)引水稀释或换水:直接引入洁净的江水来稀释甚至更换部分湖水,达到稀释营养物浓度的目的,使湖泊富营养化得到控制。如杭州西湖引钱塘江入湖,使水质在短时期内即得到了较好的改善。该方法目前在国内也被普遍采用(如上海的苏州河治理、江苏的太湖等),主要优点是收效快,但该方法治标不治本。在没有大的理想水源的地方无法采用(如滇池)。
3)泥沙覆盖法:该方法主要用于对藻类水华的控制,而不是对富营养化的治理。即在暴发水华的水体大量喷洒泥浆水,用泥沙吸附营养物,使藻类沉降并覆盖藻类,达到澄清水质的目的。
4)遮光法:国内也有研究单位提出采用覆盖水体的方法,来降低水体的光照,从而达到控制藻类水华发生的目的。该方法,对湖泊的可应用性较低。
2.化学方法
这类方法主要用于控制富营养化湖泊中的藻类水华,而非富营养化本身。这些富营养化湖泊治理方法主要是利用各种化学药物杀灭藻类,常用的化学试剂是硫酸铜。该方法不适合大规模使用,而且容易产生新的生态问题,不宜推广。
全年征稿/资讯合作
联系邮箱:hbzhan@vip.qq.com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1、凡本网注明"来源:环保在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保在线,转载请必须注明环保在线,https://www.hbzhan.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2、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 3、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