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环保在线 > 技术首页 > 技术交流

临床实验室生物危害性评估

2011年05月05日 16:43:38人气:1709来源:青岛海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对生物源危害:
 
临床实验室生物源危害主要是由微生物。尤其是病源微生物引起的。包括细菌。病毒。寄生虫等。
 
在实验室内做试验、研究等操作时。实验人员需要处理大量的病源微生物,很容易引起污染。根据生物污染的对象,为空气污染、水污染、人体污染、物体表面污染等种类。
 
1.对空气的污染:
 
根据污染空间,可分为实验室内环境空气污染、实验室外环境空气污染。许多操作可产生气溶胶,是悬浮于气体介质中粒子一般为0.001mmol1000um的固体,液体微子粒子形成胶溶状态分散体子当气溶胶不能安全有效地限定在一定范围内,便导致实验室内空气污染。下述操作可能产生气溶胶:使用涡旋震荡器、用力拍干反应板超声波处理、试液开封、开启冰箱和离心机及舍弃离心后的上清液时、另外动物接种从动物体内采血、清洗注射器、调整液量也可产生。
 
2. 对水的污染:
 
实验中会产生大量污水,医院污水尤其是传染病医院,综合医院传染病房的污水,有大量的有机悬浮物和固体残渣,还不同程度的含有多种细菌、病毒和寄生虫虫卵。这种污水不经处理直接排入江河、池塘或直接灌溉,可污染环境和水源。当人们接触成食用污染水时,可能使人致病或引起传染病的流行。
 
3.对人体的感染:
 
人是实验室污染zui容易侵袭的对象。其污染途径包括接触污染物或吸入病源微生物气溶胶。原因有几下几种:
 
(1)实验室事故引起的污染,通过器械、破碎且污染的玻璃器皿、针头刺破伤而发生。
 
(2)实验室动物引起的感染。
 
(3) 气溶胶引起的感染,通过呼入被污染的气溶胶而感染。、(4) 其他 工作区与生活区相混,下班或餐前不洗手而感染。
 
4.对物体表面的污染:
 
实验人员的皮肤、鞋底、感染性物溢出或溅出后处理不当可造成墙壁、地面、台面、仪器和其他等物体表面的污染。
 
二、化学源危害:
 
主要指临床实验室的操作过程中所使用的危险性化学品引起的危害,包括:易燃、易暴、易腐蚀、有毒、有害化学品等。在临床实验中对危险化学品的存放,处理、应用、处置应符合化学实验室行为标准,并有明显标识。
 
三、 物理源危害性:
 
物理源危害性主要来自放射性核素的辐射、紫外线、激光源照射、电磁物、噪音等。
 
1、放射性核素的使用:批准使用放射性核素之前,应保存核素的获取,使用处置记录,所有放射性化学品的存放应保险。操作和接触核素的实验人员接受放射性基础知识。相关技术和放射防护的指导和培训,应符合放射性安全管理程序。要有适当的满足工作需要的书面标准操作程序和相关的法规,定期评审放射性核素的使用情况。放射性废物应有标志并存放于防辐射的储存库。在每个需要弃置的包装上应清楚地标明风险地性质和程度,储存和处置应遵守相关规定。
 
2.对于紫外线和激光源地使用,应提供适用地个人防护装备,应当有适当地标识公示。
 
四、建立人员培训及相关安全制度:
 
对全科人员进行安全防护培训:具体要求如下:
 
(一)、临床实验室安全设备:
 
1.生物安全柜。
 
2.其他安全设备:设置配有排风净化装置。
 
3.离心机:使用安全密封地离心管离心。
 
4.个人防护用品:必须结合实验室工作人员配备必要的个体防护用品,手套、口罩、护眼具。
 
5.上班穿工作服,避免污染成衣服尘土误入。
 
6.上班带手套,防止接触污物、传染源。
 
7.需要时带口罩,护眼具。
 
8.实验室中应设有开启窗户设置纱窗或其他屏障。
 
9.实验室应设洗手池。
 
10.实验室墙面、地面。应易于清洗、无缝隙、不铺设地毯。
 
11.实验室工作台面易于清洁、防水、耐热、耐磨损;耐酸碱、消毒剂的腐蚀、并能承受预期的重量。
 
12.实验设备应固定,设备间应保持一定空间便于清洁。
 
(二)临床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
 
1.标准的微生物操作规程:
 
    (1)在进行有关培养样品实验时,未经同意限制出入实验室。
 
    (2)禁止在工作区饮食、饮水、吸烟,不许放置食物和生活用品。
 
    (3)离开实验室时应脱掉手套洗手。
 
    (4)每天至少消毒一次台面。活性物溅出后要及时消毒台面和可能污染表面。
 
    (5)所有污物、培养物、储存物及废弃物在出实验前应用可行方法消毒。
 
(6)所有操作均应严格遵守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尽力避免污染物溅出和气溶胶产生。
 
2.常规安全操作规程:
 
(1)实验室工作人员进行常规操作的安全措施的培训及教育:包括实验室生物污染的原因方式,气溶胶产生的原理,废物危害及处理方式,个人的防护用品使用方法及原则,离心机的使用方法及高放处理,标本收集远送过程中应防撒、防漏、防传染。
 
(2)处理血液和体液的操作时,工作人员都应带上手套。
 
(3)实验室使用机械加样装置,禁止用口吸取。
 
(4)使用注射器和针具应防止刺伤,所有锐利物品在使用后装入锐器盒内销毁。
 
(5)血液和其它体液发生泄露后,均应使用消毒剂对工作区表面消毒。
 
(6)手或其它部位的皮肤在接触血液或其它体液后必须立即*清洗,在实验室工作结束后或取下手套后应立即洗手。
全年征稿/资讯合作 联系邮箱:hbzhan@vip.qq.com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环保在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保在线,转载请必须注明环保在线,https://www.hbzhan.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3、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青岛海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作者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hbzhan@vip.qq.com
  • 联系电话0571-87759680
环保行业“互联网+”服务平台
环保在线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环保在线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环保在线网

抖音号:hb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视频号

环保在线

公众号:环保在线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快手

环保在线

快手ID:2537047074

打开快手 扫一扫关注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