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环保在线 > 技术首页 > 技术交流

高低温箱案例技术要求

2011年09月01日 14:07:02人气:2245来源:东莞市品达试验设备有限公司

高低温试验箱案例技术要求

一、     结构要求:
1、     容量要求:能同时容纳8块组件(zui大尺寸长:1966mm、宽:1024mm、厚50mm)同时也可以兼容尺寸更小的组件(1652*1000*50mm、1494*1000*45mm、1580*808*45mm)和600cm宽的小样品架,架子层之间的间隔约300mm。
      组件                            样品架
具体结构设计由供方提供方案。
2、     带观察口;
3、     内壁采用不锈钢材料,并使用无缝焊接;
4、     带两个出线孔;
5、     在工作室内可以打开箱门,箱内有照明装置;
6、     采用触摸屏式人机对话界面;
7、     实验室内顶高为2.68m,机器总高度不要超过此尺寸,且保证通风良好。

二、     性能要求:
1、     温度范围:-40℃~+90℃;
2、     温度波动度:±0.5℃;
3、     温度偏差:±2.0℃;
4、     湿度范围:25%~98%;
5、    相对湿度偏差:±5%RH,做双85试验时,相对湿度偏差≤±2.5%RH;
6、    升降温速率要求:升温速率在2℃/min内线性可调、降温速率在4℃/min内线性可调;
7、    水箱容量可以供一星期的使用(24小时不间断进行85℃、85%RH试验),或者接水管,配纯水机;
8、    能承受长期高温高湿试验箱体不膨胀、不漏水;
9、    满足IEC61215中的10.11 热循环试验、10.12 湿-冻试验、10.13 湿-热试验的条件要求;(见附页试验标准)

10.11 热循环试验
10.11.1 目的
确定组件承受由于温度重复变化而引起的热失配、疲劳和其它应力的能力。

10.11.2 装置

    a) 一个气候室,有自动温度控制,使内部空气循环和避免在试验过程中水分凝结在组件表面的装置,而且能容纳一个或多个组件进行如图11所示的热循环试验。
    b) 在气候室中有安装或支承组件的装置,并保证周围的空气能自由循环。安装或支承装置的热传导应小,因此实际上,应使组件处于绝热状态。
    c) 测量和记录组件温度的仪器,准确度为±1℃。温度传感器应置于组件中部的前或后表面。如多个组件同时试验,只需监测一个代表组件的温度。
    d) 在试验过程中能对组件加以等于标准测试条件下zui大功率点电流的仪器。
    e) 在试验过程中监测通过每一个组件电流的仪器。

10.11.3 程序
    a) 在室温下将组件装入气候室。如组件的边框导电不好,将其安装在一金属框架上来模拟敞开式支承架。
    b) 将温度传感器接到温度监测仪,将组件的正极引出端接到提供电流仪的正极,负极连接到其负极。在200次热循化试验中,对组件施加等于标准测试条件下zui大功率点电流±2%。仅在组件温度超过25℃时保持流过的电流。50次的热循环试验不要求施加电流。
    c) 关闭气候室,按图11的分布,使组件的温度在-40℃±2℃和+85℃±2℃之间循环。zui高和zui低温度之间温度变化的速率不超过100℃/h,在每个温度下,应保持稳定至少10min。除组件的热容量很大需要更长的循环时间外,一次循环时间不超过6h,循环的次数见图1相应的方框。
    d) 在整个试验过程中,记录组件的温度,并监测通过组件的电流。
注:有并联电路的组件如果其中一路断开,会引起电压或电流的不连续,但不会导致其为零。

10.11.4 zui后试验
在至少1h的恢复时间后,重复10.1,10.2和10.3的试验。

10.11.5 要求
应满足下列要求:   
     在试验过程中无电流中断现象;
     无第7章中规定的严重外观缺陷;
     zui大输出功率的衰减不超过试验前测试值的5%;
     绝缘电阻应满足初始试验同样的要求。

10.12.1 目的
确定组件承受高温、高湿之后以及随后的零下温度影响的能力。本试验不是热冲击试验。

10.12.2 装置
    a) 一个气候室,有自动温度和湿度控制,能容纳一个或多个组件进行如图12所规定的湿-冻循环试验。
    b) 在气候室中有安装或支承组件的装置,并保证周围的空气能自由循环。安装或支承装置的热传导应小,因此实际上,应使组件处于绝热状态。
    c) 测量和记录组件温度的仪器,准确度为±1℃。如多个组件同时试验,只需监测一个代表组件的温度。
    d) 在整个试验过程中,监测每一个组件内部电路连续性的仪器。
 
10.12.3 程序
    a) 将温度传感器置于组件中部的前或后表面。
    b) 在室温下将组件装入气候室。
    c) 将温度传感器接到温度监测仪。
    d) 关闭气候室,使组件完成如图12的所示的10次循环。zui高和zui低温度应在所设定值的±2℃以内,室温以上各温度下,相对湿度应保持在所设定值的±5%以内。
    e) 在整个试验过程中,记录组件的温度。

10.12.4 zui后试验
    在2h到4h的恢复时间后,重复10.3的试验,再重复10.1和10.2的试验。

10.12.5 要求
应满足下列要求:   
    无第7章中规定的严重外观缺陷;
    zui大输出功率的衰减不超过试验前测试值的5%;
    绝缘电阻应满足初始试验同样的要求。
 
10.13.1 目的确定组件承受长期湿气渗透的能力。

10.13.2 程序
    试验应根据IEC 60068-2-78并满足以下规定:
    a) 预处理
       将处于室温下没有经过预处理的组件放入气候室中。
    b) 严酷条件
       在下列严酷条件进行试验:
       试验温度:85℃±2℃
       相对湿度:85%±5%
       试验时间:1000h  

10.13.3 zui后试验
    组件经受时间为2h至4h恢复期后,重复10.3和10.15的试验,再重复10.1和10.2的试验。

10.13.4 要求
应满足下列要求:   
    无第7章中规定的严重外观缺陷;
    zui大输出功率的衰减不超过试验前测试值的5%;
    绝缘电阻应满足初始试验同样的要求。

全年征稿/资讯合作 联系邮箱:hbzhan@vip.qq.com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环保在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保在线,转载请必须注明环保在线,https://www.hbzhan.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3、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东莞市品达试验设备有限公司作者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hbzhan@vip.qq.com
  • 联系电话0571-87759680
环保行业“互联网+”服务平台
环保在线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环保在线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环保在线网

抖音号:hb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视频号

环保在线

公众号:环保在线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快手

环保在线

快手ID:2537047074

打开快手 扫一扫关注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