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环保在线 > 技术首页 > 其它文献

新能源:如何成为“救市良药”--江苏农光开发新能源

2009年05月13日 09:16:47人气:904来源:江苏农光实业有限公司

                                                                  新能源:如何成为“救市良药”
随着金融危机的日益严峻,摆脱旧有高碳能源模式、发展可再生的新能源,成为一个现实的选择。前不久,美国总统奥巴马将发展可再生的新能源定位为美国经济复苏的“发动机”,中国*局长张国宝也在两会上大声疾呼,加快发展新能源,以免错失*新一轮产业革命的宝贵机会。新能源发展的春天是否已经到来?

  中国新能源:家底殷实,前景广阔

  无论是从中国50%的石油进口依存度,还是从原油的性、稀缺性等方面看,发展新能源产业都是实现国家能源结构转型、降低对外依存度、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的战略需要。我国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资源方面具有较大优势,可开发的水能资源约4亿千瓦;风能资源也比较丰富,总计可安装风力发电机组10亿千瓦;全国2/3国土面积年日照时数在2200小时以上,具有良好的开发条件和应用价值;农业废弃物等生物质能源资源也分布广泛,每年可作为能源使用的数量相当于5亿吨标准煤。随着技术的进步、生产规模的扩大和政策机制的不断完善,风能、生物质能和太阳能等新能源可以逐步具备与常规能源竞争的能力,有望成为替代能源。

  而发展新能源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也让人振奋,按照国家《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到2020年,全国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量相当于6亿吨标准煤,可显著减少煤炭消耗,弥补天然气和石油资源的不足,同时还可减少大量污染,仅二氧化硫一项就减少年排放量约800万吨。发展新能源还可实现污染控制与清洁能源生产的有机统一,相关技术与装备的市场容量将达上万亿产值。从这些意义上说,新能源*有资格担当未来能源的“希望之星”角色。


 

全年征稿/资讯合作 联系邮箱:hbzhan@vip.qq.com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环保在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保在线,转载请必须注明环保在线,https://www.hbzhan.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3、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江苏农光实业有限公司作者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hbzhan@vip.qq.com
  • 联系电话0571-87759680
环保行业“互联网+”服务平台
环保在线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环保在线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环保在线网

抖音号:hb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视频号

环保在线

公众号:环保在线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快手

环保在线

快手ID:2537047074

打开快手 扫一扫关注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