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投运规模,“ 十三五” 规划下的餐厨垃圾相对 “十二五”将有两倍增长 。按人均餐厨垃圾 0.10kg/d 的产生量,目前我国城镇餐厨垃圾年产生量超 2800 万吨(7.7 万吨/日)。根据不完全统计,截止 2015 年底,我国餐厨垃圾投运项目 1.31 万吨/日 4 ,根据《“十三五”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十三五”末将发展至 4 万吨/日 ,按照 50 万/(吨/日)的投资价格估算,新增投建规模将达到 136 亿。
通过合理的补贴以及收运管理体系,部分城市已经形成了一套相对成熟的餐厨处置商业模式。过去制约餐厨垃圾发展的主要因素在于收运问题,目前部分区域通过一定的制度创新,形成了一些有效的商业模式,制约行业发展的收运问题开始逐步解决。
从已公布补贴的城市来看 ,平均补贴金额已经达到 230 元/ 吨, 从补贴的价格来看,在产能利用达到保障的情况下,行业具备合理的经济效益。
厌氧发酵将成我国主流技术。餐厨垃圾处理技术分为好氧堆肥、饲料化、地沟油制备生物质油以及厌氧发酵四大类。参考国外经验,饲料化逐步退出历史舞台,制备生物质油规模偏小、好氧堆肥及厌氧发酵成为目前主流模式。
餐厨垃圾的核心技术:预处理+厌氧发酵。餐厨处理工艺一般包括 5 大部分:预处理、厌氧消化、沼渣脱水、沼气收集及沼气提纯发电。我国餐厨垃圾组成部分复杂,含水率高(80%-90%)、含油率高(1.5%-3%),粘性大、干扰性物质较多,因此预处理系统在我国餐厨垃圾的处理中十分重要,预处理成本约占总成本的 20%-30%;而厌氧发酵技术直接决定沼气的产生量,视为5大系统的核心。
原标题:2016年中国“十三五”规划出台,餐厨投资规模 136 亿,相对“十二五”翻倍成长分析【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