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曾于2018年分两批共对20个省份实施督察“回头看“。截止2019年5月15日,随着第二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反馈工作的结束,首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及“回头看”全部完成。
首轮环保督察及“回头看”从2018年5月起到2019年5月结束,共受理群众举报21.2万余件,其中,立案处罚4万多家,罚款24.6亿元;立案侦查2303件,行政和刑事拘留2264人。这一举措让政府携同地方有效落实了环保责任,并取得了“百姓点赞、中央肯定、地方支持、解决问题”显著效果。
尽管虚假整改仍是目前存在的“通病”,但与第一批督察“回头看”评价相比,此次“回头看”对10省份督察整改工作取得的成效评价也更为积极:湖北、吉林、贵州等省取得显著成效,湖南、安徽、四川、辽宁等省取得重要成效,陕西、山东、山西等省取得积极成效。
督察结束后整改并未结束,新一轮中央环保督察即将启动。从2019年起,生态环境部将用3年时间完成全覆盖的例行督察,再用1年时间完成第二轮督察“回头看”。5月14日,25个省区市迎来了强化监督工作组的统一进驻。
新一轮的督察在范围和手段上也进行了丰富,有关部门和央企将作为督察对象,还将应用卫星遥感、红外识别、无人机等高科技技术。
与以往不同,今年的强化监督工作在名称和督察内容上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督查”变成了“监督”,“督查组”改称“工作组”,在强调监督的同时,更注重帮扶,进驻时间也由以往的两周改为不超过10天,快速高效的督促各项措施达标落地。
在监督的内容上也进行了“打包”,7大专项内容,按照“一个地市只去一次,一个区县一个现场组”的原则,针对性调阅资料,根据不同省市罗列清单,明确哥省区强化监督专项,坚持问题导向,推动解决各地存在的突出问题,提高监督效能,不再“眉毛胡子一把抓”。
此外,此轮强化监督给予了被检查企业和地方知情的机会,建立问题申诉机制,工作组每日将现场发现的所有问题和相关证据统一发送至被监督省份指定联络员邮箱,如果工作组发现的问题存在异议,企业和地方可在3日内向生态环境部进行申诉,由各省级生态环境部门统一提交有关申诉材料。
新一轮环保督察并不意味着抛开第一轮遗留的问题,重新洗牌监督问题,而是对第一轮的基础上,再进行更深更细化的监督和扶持。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刘友宾曾表明,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将继续紧盯督察整改,把第一轮督察指出的问题整改情况作为督察的重点,确保整改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环保在线”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环保在线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保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环保在线)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环保在线”,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7759680;邮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