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大气质量显著改善,水环境质量创十年来最好水平,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更加牢固。日前,四川各地纷纷梳理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举措与成效,并召开“生态文明建设”专场新闻发布会,介绍这十年来生态文明建设所取得的成效。今天,一起来看阿坝州“成绩单”。
近日,阿坝州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组织召开生态文明建设专场新闻发布会。州人民政府副州长陶钢介绍了阿坝州十年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成果。州生态环境局、州发改委、州自然资源局、州住建局、州林草局相关负责人参加会议并回答记者提问。
党的十八大以来,阿坝州坚定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力度之大、执法督察尺度之严、环境改善效果之好,前所未有,生态文明理念日益深入人心,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
生态屏障明显巩固。实施“一屏四带、全域生态”战略,发布“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优化成果,开展“七大保护”行动,实施“七大治理”工程,守好“中华水塔”,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更加牢固。目前,全州共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67.7万公顷、湿地公园1.1万公顷,建成黄河生态防护带56.9公里6678亩。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2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1个、省级生态县1个、国家级生态乡镇16个、省级生态乡镇48个、州级生态村587个。
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实现“绿水长流”,水质监测点位由4个提升至41个,水质感知网络不断健全完善,映秀出境断面水质,黄河支流白河、黑河断面水质由Ⅲ类提升至Ⅱ类。17个国控、11个省控断面水质全面达到Ⅱ类以上标准,岷江、嘉陵江出境断面水质均达Ⅰ类,水质排名位列全省第三。实现“空气常新”,采取“控扬尘、控尾气、控燃烧、控油烟”举措,差异化治理城镇工业企业集中区、城乡结合部和农村地区大气环境,全州环境空气质量优良100%,大气环境质量全国排名跃升至13位,全省排名由第2名提升至第1名。实现“青山常在”,坚持垃圾处理、固废处置协同发力,建成垃圾处理设施23个、医废处置中心2个、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中心2个;完成5家涉重企业、9个尾矿堆场、8个矿山生态环境问题整治。2016年“土十条”实施以来,11个省考监测点位,均达到Ⅱ类以上标准。
服务发展明显增效。充分发挥生态环境保护的引领、优化和倒逼作用,主动服务环评审批,主动融入“双碳”战略,主动探索价值实现,推动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双向转化通道日益拓宽。目前,全州每万元GDP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常年低于0.20吨,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有4年低于零值。全州林业碳汇量约977万吨,可开发资源量约98万吨,基于近期成交价的可开发价值约4884万元。
督察执法监管明显进步。加快补齐生态环境短板,零容忍执法,重拳整治生态环保违法违规行为。立案查处环境违法案件523件,罚款4916.5万元。出实招排查,自2017年,接受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以来,先后召开州委常委会会议20余次、州政府常务会20余次,部署生态环境清查整改工作,开展州级排查25次,发现并纳入州级建档管理的新问题790余项。重整改质量,全州1892项环保督察整改任务,已完成1784项,完成率94.3%,移交生态环境案件35件,275人分别受到党纪、政纪或组织处理。
维护安全能力明显提升。面对自然地质灾害多发频发的情况,认真较真防范风险,及时掌握突出环境事件苗头性、趋势性、敏感性信息,办理群众信访举报755件,办结率达100%。建立隐患台账,逐一予以解决,突发环境事件数量下降趋势明显,重特大突发生态环境事件零发生。有力有序应急处置,围绕不同区域维护生态安全的难点,建立黄河、大渡河、岷江、涪江、嘉陵江5大流域联防联控机制,有效应对九寨沟地震、马尔康地震等引发次生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群策群力协同保护,弘扬生态文化、传播生态理念,召开新闻发布会12场,办理生态损害赔偿案件11件,环保设施对外开放120余次,普法宣讲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上千次、两微一网发稿破万篇,生态环境群众满意度显著提升,推动全民参与、共同守护阿坝的生灵草木、万水千山。
四川日报、四川广播电视台,州新闻传媒中心,马尔康市融媒体中心等媒体参加发布会。
来源:阿坝生态环境
原标题:阿坝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年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成果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环保在线”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环保在线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保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环保在线)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环保在线”,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7759680;邮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