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17日,生态环境部召开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盘点过去一年生态环境保护重点任务进展情况,介绍新年工作打算”为主题,通报介绍了多项环保工作,并回答了有关记者的提问。
中国日报:2021年9月生态环境部发布《碳监测评估试点工作方案》,聚焦重点行业、城市和区域开展碳监测评估试点,探索推动建立碳监测评估技术方法体系,发挥示范效应。前进度如何?
生态环境部蒋火华:谢谢您对碳监测这个问题的关注。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生态环境部专门部署开展碳监测评估试点,得到相关方面的大力支持,受到社会广泛关注。
碳监测评估试点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我们边探索、边实践、边总结,基本打通了“测什么?在哪测?怎么测?”的碳监测业务链条,主要抓了三方面工作:一是抓工作机制。加强统一组织、统筹调度,有力有序推进试点。成立专门技术委员会,定期组织召开技术对接会,加强技术指导,把好技术关。二是抓试点推进。行业层面,积极开展监测和核算数据比对,已分析709组自然月自动监测小时数据,完成64万个场站泄露监测。城市层面,从无到有建设温室气体监测网络,已建成26个高精度、90个中精度监测站点。区域层面,实施部分国家空气背景站高塔采样系统升级改造,开展全国及重点区域温室气体立体遥感监测。三是抓数据质量。印发10余项碳监测技术指南或规程,覆盖点位布设等关键技术环节,确保碳监测数据规范可比。
试点一年多来,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一是初步证实CO2在线监测具有较好应用前景。试点监测表明,火电和垃圾焚烧行业CO2在线监测法与核算法结果整体可比,成本也相当,有的还能减轻企业负担。目前,已有66台火电机组自愿与我部联网。自动监测能获取小时级的排放量数据,可更精准支撑碳排放管理。二是初步建立CH4泄漏检测的技术方法。通过开展“卫星+无人机+走航”综合监测,油气田开采行业初步建立了CH4泄漏识别技术方法,可应用于生产环节检测。煤炭开采行业利用现有井工安全监控系统,开发了CH4排放协同监测技术。三是初步了解温室气体时空分布规律。利用卫星遥感监测数据,对全球主要城市/地区温室气体浓度时空变化进行分析研究,初步了解了全球CO2和CH4浓度及其时空分布状况。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有关部署,重点抓好“三个深化”:一是深化碳监测评估试点。稳步扩大火电行业试点,推进火电机组在线监测数据自愿联网工作,提升试点工作的代表性。二是深化试点成果凝练。组织开展试点总结评估,强化数据对比分析,增强对碳排放规律性认识。三是深化监测支撑体系建设。加强碳监测能力建设,完善相关技术方法和标准规范,强化专业人才培养,提升支撑能力。
谢谢大家!
原标题:碳监测评估试点取得阶段性成果(答问五)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环保在线”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环保在线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保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环保在线)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环保在线”,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7759680;邮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