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指出,环保节能环保产业产值年均增速要保持在15%以上,并在未来成为国民经济新的支柱产业。可以预见,环保产业未来发展势头良好,必将呈现大跨越的发展态势。在国家政策的大力引导下,环保产业作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也被人们寄予了拉动经济新的增长点的厚望,同时也将成为改善就业环境的热门行业。
“环保产业作为未来的支柱产业,不仅仅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源,也可能是提高GDP,促进就业的正力量。”清华大学水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傅涛肯定了环保产业对未来就业的促进作用。
无论是行业还是企业的发展,人才都是前进的基石。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意识到人力资源是未来企业竞争的关键。2013年随着国家“十二五”规划的推进,环保产业发展迅速,不仅吸引了众多投资者的关注,企业的人才需求也随之呈现出新的面貌。
环保产业是个高技术含量的企业,企业需要技术人才来研制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满足特种工艺污染治理需求的产品。现在的环保人才中,能够驾驭大工程、又同时承担多项大型环境工程设计项目的能力、可独立设计多项大型环境工程项目的技术人才非常缺乏。
人才争夺战持续白热化
环保行业潜力巨大,却一开始就面临了人才供应的缺口。根据《环境产业应届毕业生就业形势研究报告(2013版)》显示,“预计到2015年环保产业从业人员总数将达到840万,2020年达到1690万。十二五期间,环保产业吸纳的新增就业人数预计为420万”,未来环保产业人才缺口巨大。
据悉,目前中国环保行业的从业人员仅13万人,其中技术人员占8万人,然而整个国家对环境工程师的人才需求就超过42万人。环保行业人才集中于节能、水务和新能源三大领域,节能领域从业人员比重多,占总样本数量的37.81%,其次是水务领域和新能源领域,分别占30.41%,19.45%。
据数据统计显示,从2011年到2013年,仅环境工程师的需求量就出现了连续三年的增幅,平均增幅15%左右,其他相关的岗位需求出现明显增长。2013年季度人才需求量较2012年第四季度环比增长6.71%,尤以环境工程师岗位需求大,水处理工程师、脱硫脱销电气自控工程师等岗位需求也有明显增加。
面对环保人才资源的有限,环保企业吹响了人才争夺战的号角,进入争夺储备人才的白热化阶段。据悉,一些外资环保巨头进入中国市场,采取与政府合作、举办培训、为大学提供奖学金等方式,分羹紧缺的人才资源;同时,国内环保企业开始利用校企合作、与猎头公司接洽、高薪招聘等方式储备人才,一些企业老总甚至亲自出马招聘,唯恐错失“千里马”。
专家表示:“环保产业的发展为人才市场带来了巨大的需求空间,除了传统技术人才需求依旧旺盛以外,企业越来越青睐那些能够驾驭大工程、能承担多项大型环境工程设计项目、可独立设计多项大型环境工程项目的人才。”
中国拟对节能环保从业者开展“义务教育”
环保产业兴起,却不得不面对专业人才匮乏现状。,“人才培养”方面的滞后或是个中缘由。以工业水平较高的深圳为例,目前大多数培训机构、职业院校却罕见与“环保”相关的课程,对此,南都学习智库专家、南方技师学院深圳分校校长石端顺如是解释:“一般的职业院校很难开设环保专业———因为,环保专业涉及到市场、民众环保意识、环保资源拓展、配套师资、对应技工出口、职业资格证书等方面的综合问题,是一个很大的系统,可能会超出一般职业院校所能承受和调度的资源量。”
中国节能协会7月31日在京召开“节能环保产业免费义务教育”新闻发布会,决定启动一个相应的“义务教育”项目,对中国节能环保从业者展开培训。希望通过创新节能环保产业教育模式及培训体系,探索一条节能减排领域人才培养的新路子,打造一个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节能减排公众教育平台。
据介绍,该项目将通过理论知识、专业技能、管理方法、整体综合解决方案及案例分析的教育培训,以及节能减排资讯的交流与共享,加强产业人才队伍建设,持续提升产业人才的知识结构和职业技能,持续提升产业人才对新经济财富增长机会的识别、把握和控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