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仪器仪表行业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探讨
2013-10-25 15:07:17来源:中国环保在线 关键词:仪器仪表阅读量:4519
导读:hbzhan内容导读: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市场需求的不断革新,仪器仪表行业也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国家也已经把这个行业列为社会发展的重要行业。随着对环保、低碳、绿色等标准的提高,也要求仪器仪表行业向着这些标准发展。
hbzhan内容导读: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市场需求的不断革新,仪器仪表行业也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国家也已经把这个行业列为社会发展的重要行业。随着对环保、低碳、绿色等标准的提高,也要求仪器仪表行业向着这些标准发展。
仪器仪表行业是很多其他行业创新发展的源泉,然而我们的仪器仪表行业相较于发展水平仍旧有很大的差距,这就要去我们要加大这个行业的发展力度。其实近些年我国的仪器仪表行业发展得相当迅猛,特别是各种新兴产业对仪器仪表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并且发挥出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仪器仪表是用以检出、测量、观察、计算各种物理量、物质成分、物性参数等的器具或设备。包括检修仪、电阻表、分析仪、测试仪、校验仪等。广义来说,仪器仪表也可具有自动控制、报警、信号传递和数据处理等功能,例如用于工业生产过程自动控制中的气动调节仪表,和电动调节仪表,以及集散型仪表控制系统也皆属于仪器仪表。
环保仪器仪表主要用在环境质量监测和污染源监测等方面。针对我国具体国情,环保主要解决我国水环境、大气环境两个战略性和全局性的大环境生态污染问题。随着节能降耗、减少排放和低碳经济成为国家长期国策。对大气环境、水环境的环保监测仪器仪表,取样系统和环境监测自动化控制系统产品,潜在的市场规模达数十亿元至数百亿元。
面临竞争激烈的市场,仪器仪表行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了很多问题,比如说创新能力差,中外企业争夺市场,科技含量低。面对这些在发展当中遇到的鸿沟,国内的仪器仪表企业不得不反思。针对这些问题,相关专家对我国的仪器仪表行业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一、专业人才的培养和研发资金的投入
研发产品和技术都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和资金,然而,国内的一些大学对于仪器仪表行业的相关专业课程都不是十分的重视,这就导致了仪器仪表行业的专业人员极度空缺,没有专业的人才,哪来的新产品和新技术!其次就是研发资金的投入。国内很大一部分企业在技术上都不是自主研发的,因为一项新技术或是一项新产品的研发生产,资金投入是相当的大的,一些企业舍不得资金的投入,于是采取沿用他人的技术方式,这就导致了国内的专业技术的落后。时间一久必然会出现与仪器仪表行业的脱轨,国外新产品新技术垄断国内的仪器仪表行业。
二、拓展仪器仪表行业的应用领域
国内仪器仪表行业一直以来都是应用在传统的服务市场,像冶金、火电等行业。随着市场需求迅速变化,越来越多的新型产业开始兴起,物联网、智能电网等新技术快速发展,食品、药品安全等领域的需求也受到高度关注,国家对能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经济发展环境正在发生变化,这些都为仪器仪表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和新的发展机会。
三、科技的创新和产品的研发
随着经济和技术的发展,对自动化控制和检测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从而出现了大量自动化控制和检测的新技术和新产品,如功能安全技术和安全仪表系统,无线传感器网络和无线仪表等技术和产品。在这些新技术和新产品方面,国内企业与国外的差距比较大。如不采取有效措施,迎头赶上,有可能出现新一轮国外产品垄断。
目前国内的一些中低档产品已具有规模优势和市场竞争力,比如普通数字万用表等产品占了世界很大产量,家用电度表生产能力占世界的50%.然而,国内的分析仪器几乎100%都是依赖进口。
据统计每年从国外进口的先进仪器设备价值近六千亿人民币,其中具有技术的或涉及国家安全的仪器设备禁止进入中国大陆,据统计每年从国外进口的先进仪器设备价值近六千亿人民币,其中具有技术的或涉及国家安全的仪器设备禁止进入中国大陆。这种局面迫使国内的仪器仪表企业必须改变原来的研发模式,向研发生产分析仪器的方向发展。根据十二五计划,中国的仪器仪表行业将在未来5年里以中产品市场为目标,大力加强设计、制造和质量检验能力,使国产产品稳定性和可靠性得到大幅度提高。
这些发展的鸿沟并不是一时半会就能够跨越,未来的路还很长,也许还会碰到更多的坎坷和磨难,但是只要中国仪器仪表人能找到正确的方向,坚定的走下去,一定会跨越这些发展鸿沟,创建出更加繁荣的仪器仪表市场。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环保在线”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环保在线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保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环保在线)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环保在线”,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7759680;邮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