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一般会议所用矿泉水瓶为500毫升左右,若与会者有500人,一场会议则要消耗近250升饮用水,相当于8个三口之家半个月的饮用水量。
而面对如此浪费现状,人们不禁质疑,在生态会议上所提及的水资源又该“情何以堪”?
节水优先,是倡导全社会节约每一滴水,营造亲水惜水节水的良好氛围,努力以小的水资源消耗获取大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要努力营造节约用水光荣的社会共识,形成全民节水的良好氛围。然而,节约用水如若仅仅停留在口号上,那声如洪钟的号召又如何比实际行动来的深刻?于是,面对水资源紧缺现状,不少专家纷纷建议:各企业、单位、社区要紧紧围绕“全民节水”这一主题,认真组织开展抗旱节水宣传工作,提高广大市民节水意识,自觉参与到抗旱节水行动中来。
首先,各职能部门应积极行动起来,严格用水计划的管理使用,推广各种节水措施,并将用水计划层层分解;对敷衍塞责、开展活动不力的单位,予以通报批评,严重的给予曝光。同时,推进城镇与乡村、生产与生活的全面节水,建设节水型社会。努力实现我国用水的零增长,进而做到负增长。
一是大力推广节水技术,加大对农业节水设施的补贴力度。国家给予节水设施建设的补贴应提高到50%。
二是调整耗水工业产品产业结构。要实施对行业有重大影响的节水技术装备产业化示范工程和水效标准提升计划,加快建立工业节水约束机制,在缺水地区要进行投资项目用水效率的评估。
三是深挖城市生活节水潜力。在新一轮基础设施建设中,可将供水管网新建和改造作为投资重点,减少直至杜绝水在输送过程中的浪费。同时,在落实水表到户、阶梯水价的基础上,必须进一步推广节水型家用器具,强制要求新建小区必须安装节水器具。
同时,大力开展节水检查活动,对供水管道、设施进行全面检修,杜绝跑冒滴漏长流水现象发生。同时,要大力鼓励中水设施的建设利用,使中水切实用于绿化、道路清洁、生态景观等环境用水;倡导采用节水型器具和设施,提高水资源的重复利用效率。农业用水要在改变灌溉方式、改良品种上下功夫,提高抗御旱灾的能力。
其次,节约用水,人人有责。城市居民作为水资源消费的主体,理应充分认识到节约用水的紧迫性和重要性,采取实实在在的行动,自觉做到节约用水。一是城市推广集水系统,留住自然来水。在已建城区加快进行城市地下管网改造,增加集水设施,尽快实现雨污分离。
另外,还应加大循环再生水推广力度。循环再生水也叫新生水,通过污水回收、过滤、再利用,使水资源的利用得到大化。我国新生水发展潜力巨大,必须加快引进推广相关技术。
不难发现,节约用水、人水和谐是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面对水资源实际情况,节水必须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常抓不懈,要不断拓展节水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不断倡导节水理念,让节水惜水护水成为市民的共识。只有大家积极行动起来,做到“人人节水、时时节水、处处节水”,才能确保群众生活无后顾之忧,确保长远发展后续有力。
【相关阅读】杭城1.1万户家庭安装1.8万套节水器具
浙江省“五水共治”行动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抓节水。
2014年,杭州积极实施主城区供水水质改善实事工程,2014年计划完成多层住宅“一户一表”入户改造1万户,已安装7033户。
此外,为了进一步降低管网漏损率,结合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杭州今年计划改造老旧管网8公里,目前已完成9.83公里,主要涉及庆春路、秋涛路、西溪路等道路。
为了切实提高供水水质,杭州还积极推进水厂升级改造。祥符水厂饮用净水改造工程已完成设计,正在开展施工单位和设备等招标工作;九溪水厂饮用净水改造工程,已通过环评和项目核准,完成项目初步设计,正在开展生产管线迁改、办公楼搬迁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等工作。
同时,杭州还强化出厂水106项全指标检测,今年上半年检测工作已完成,全市供水企业出厂水106项全指标检测全部合格,下半年检测工作正在进行中。杭州还将管网水检测延伸到居民家里的水,从8月份开始,每月抽检20户居民家中水,确保供水水质安全。
在节水方面,杭州还充分发挥经济杠杆作用,进一步加强非居民用水户超计划超定额加价管理,今年已新增计划用水管理户3500家,计划用水量从目前占非居民用水量的80%提高到90%。杭州还进一步加强节水宣传,打造节水文化,今年以来共向社区、企业发放节水海报16000张,不干胶小标语12万张,开展大型广场宣传活动1次,开展居民小区节水主题宣传73场次,开展节水知识培训、座谈8次。今年新创建省级节水型居民小区10个、省级节水型企业(单位)5家,已基本完成创建工作,正在准备申报。
此外,2014年杭州还将继续推广和应用节水器具,启动了市区非节水型器具改造工程,帮助主城区1.1万户家庭安装1.8万套节水器具。截至9月22日,全市共完成节水器具改造8954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