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起,南水北调输水管道与刘湾水厂进厂原水管道开始进行为期3天的碰通施工,南水北调“牵手”刘湾水厂只剩下这后一步了。10月30日下午,在刘湾水厂区域内有一条深约3米的沟渠,沟渠中便是南水北调工程丹江水输水管道。施工现场,工人们正在将输水管道与水厂的进水口进行焊接,施工完成后,丹江水将通过这根管道进入刘湾水厂,流进郑州千家万户。
据南水北调配套工程21号口门管线施工负责人田新源介绍,目前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向水厂输送水有两条管线,一条是从丹江水主干渠21号口门直接向水厂送水,管线长约666米,另一条是从郑州市尖岗水库向水厂输送水源,目前的水源是黄河地表的生态水,长约14公里。此次施工是为了使两条管线交汇碰通,使丹江水和尖岗水库的水都能流向刘湾水厂。施工结束后,刘湾水厂供应给市民的是直接来自丹江口的水源,同时,尖岗水库的水也将被置换为丹江水,作为备用水源,在丹江水水源不足时作为补给供应。
此次施工完成后,意味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具备了通水条件。同时,不仅刘湾水厂的水源变成丹江水,柿园水厂和白庙水厂的水源也将逐步置换为丹江水,预计郑州市80%的市民将喝上的丹江水。
据介绍,刘湾水厂是河南省内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配水厂,建设规模为40万立方米/日,刘湾水厂今后将成为双重水源供应的水厂,既有黄河地表水,也有丹江水,使得郑州市的供水安全得到保障。同时,刘湾水厂作为郑州市南部区域的一座大型水厂,也使郑州市的供水格局变得更加合理。
“南水北调水源进水管和刘湾水厂进水管的贯通施工使南水北调工程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这次施工结束后,刘湾水厂和南水北调工程就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为丹江水流入刘湾水厂奠定了基础也创造了条件。”郑州自来水公司宣传处处长贺春彪这样评价此次管线碰通工程。
来自工程项目部的消息称,目前该项目正在加快工程建设进度,待管道连通后,刘湾水厂还将继续使用尖岗水库的水源,直到丹江水的到来。
专家:这里的水可直接饮用
南水北调,成败在于水质。除了对地表水进行实时监测外,对丹江口水库170米水位线下的新淹没区,在蓄水前彻底清理干净,亦为一场争分夺秒的战斗。
10月30日上午,丹江口大坝上游,中国环境监测总站胡家岭水质自动监测站内,值守的工程师柳根自信满满地说,“这里的水完全可以直接饮用”。
他身后的显示屏上,实时监测数据不断跳动着,直传到千里之外的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来自新数据显示,丹江口水库水质接近一类标准,稳定在二类之内,水质优良。
此时,蒙蒙细雨中的丹江口大坝巍然屹立,锁住一库清水,静待水库东边送水闸开启,远处的山丘和岛屿时隐时现,宛若一幅清淡素雅的山水画卷。
南水北调成败在水质。北送之水,优先保障北方人民的生活用水。丹江口水库,将成为京津冀豫地区的“大水缸”。这口缸,不可有污垢。蓄水前,丹江口库区开展“大扫除”,对170米水位线下的新淹没区进行彻底的清理。
据悉,丹江口库区清理,涉及十堰5个县市区、29个乡镇、443个单位、125家企业、11.6万人,斥资约2.5亿元。
2013年8月,国务院南水北调办验收专家组一致认为:丹江口水库库底清理综合评价为合格,完够满足蓄水要求,具备调水条件。
虽然通过验收,但为了以防万一,十堰市移民局于2014年8月启动“库底清理回头看”行动,对清库的死角进行“再打扫”,整改移民房屋质量隐患612处,拆除库周的临时工棚2830平方米、淹没线下移民房屋987平方米、电线杆55处,清运垃圾5861立方米,清理零星树木900株。
“送到北方的是饮用水,所以在库底清理工作上,我们要求十分严格。”十堰市移民局副局长李全儒说,对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处理,必须将被污染的土壤运走处理;验收标准也更为细致,卫生清理、固体废物清理、建筑物清理、林木清理、易漂浮物清理等分类十分细致。
验收专家组成员、水利部水利规划设计总院环境与移民处处长潘尚兴也说,这次丹江口库区清理,执行的是严标准。
【小贴士】八组数字看水质
数字1 干渠生态绿化25000亩
渠首绿化:渠首及干渠沿线生态总绿化2.5万亩,其中汤山、禹山和朱连山12000亩,干渠两侧及延伸部分7600亩,内邓高速4200亩,渠首快速通道1150亩。目前已完成造林2.46万亩,栽植各类苗木270.6万株,有效提升了渠首及周边生态环境。
数字2 取缔养鱼网箱41729箱
取缔水上餐饮及养鱼网箱:取缔库区码头水上餐饮船19艘;拆解库区所有养鱼网箱共41729箱,涉及养殖渔民8000余户,水产品加工户300余户,加工厂、水产冷库38个,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2.26亿元。
数字3 组建专业护水队2000人
清漂护水:组建了2000人的城区河流及库区重点部位护水队、环库乡镇护水队、库区水面护水队、基层民兵护水队及护水执法队5支专业护水队伍;一支30余人的专业清漂队分行段、划区域对水上漂浮物坚持每天常态化巡查,每天下水大小清漂船只15艘。
数字4 开发荒山荒坡190000亩
发展生态农业:开发荒山荒坡19万亩,已有36家企业“扎堆”当地发展生态农业,投资总额达20多亿元;全县已种植金银花3万亩,新建茶园3.6万亩。
数字5 年处理废水能力474万吨
库区生态环境治理:建成治污设施160台(套),年处理废水474万吨、废渣5.2万吨,对境内19条河流进行了有效治理;投资5亿多元建设城区垃圾处理场、污水处理厂以及各乡镇街道办污水处理厂各项目约27个,辐射全部库区15个乡镇。
数字6 森林覆盖率提高到51.3%
荒山造林:实行合同化造林治理荒山53.2万亩,封山育林12万亩,退耕还林7.4万亩,全县森林覆盖率由5年前的37.9%提高到51.3%,营造林和新造林合格面积连续6年居全省县级;对库区35万亩消落地,实施水草带、芦苇带、垂柳带等“五带”生态建设,库区沿岸生态景观带基本形成,近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全年保持在300天以上。
数字7 直接经济损失累计150亿
经济损失:自2003年以来,淅川县关停并转350家冶炼、化工等企业;拒绝40多个大型项目上马;10年累计经济损失达150亿元,县财政收入为此一度下滑40%。
数字8 水质稳定在国家II类以上
水质监测:自2007年陶岔水质自动监测站启用以来,丹江口水库水质稳定在二类以上标准,总氮含量6年来下降了60%,高锰酸盐含量已接近一类水质标准;渠首环境应急中心和新增9个水质自动监测站将承担库区109项水质监测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