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 停止上市环保核查市场点赞
资讯中心


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 停止上市环保核查市场点赞

2014-11-03 09:00:36来源:中国环保在线 关键词:上市环保核查 简政放权 公信力阅读量:63418

导读:环境保护部日前正式决定,各级环保部门不再开展上市环保核查工作。
  【中国环保在线 行业动态】近日,环保部下发文件,“停止受理及开展上市环保核查,我部已印发的关于上市环保核查的相关文件予以废止,其他文件中关于上市环保核查的要求不再执行。对本通知印发前已经受理的核查申请,我部将函复申请核查公司,提出环保持续改进要求。”

  
  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 停止上市环保核查市场点赞
  
  获市场点赞
  
  日前,环保部正式发文称,各级环保部门不再负责上市环保核查,由原本的政府主导全部交由市场主体负责。这意味着企业上市不再必须拿到环保部门批文,环境保护从行政手段转为市场监督。
  
  随后,此举引发诸多市场从业人员的点赞。“环保部取消上市环保核查总体上是件好事。”作为保荐人的业内人士吕英石评价道,他认为简政放权节省了企业的时间,环保责任重新回归市场主体。
  
  在此之前,凡涉及重污染行业企业上市或再融资都要走流程拿到环保批文。通过环保核查是一项行政审批的规定动作,然而完成动作的时间往往成为拟上市企业的一桩烦心事。吕英石等几位保荐人和业内人士均称,从环保部门拿到批文到终企业完成整改,时间长度很难讲。“短的几个月,长的一两年都有”。要是上市公司并购外省资产,公司需要进京取得环保部的行政审批。
  
  专家介绍,上市环保核查制度启动于2001年,实施中出现一些实际问题。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耗时过长的行政审批意义不大,在实际操作中,企业往往需要从区市级、省级环保部门依次报批环保部,跑不到这项批文,证监会不会启动批准上市等程序。
  
  但吕英石对环保核查制的意义仍持肯定态度:“规则的制定存在于特定的历史背景中,在工业大发展的大背景下为了提升环保问题的关注度,核查制度有存在的历史必然性,目前已经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曾经为确保通过环保核查花几百万的都有。”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透露。上述人士称,以前环保核查相当一道“护身符”,上市企业多抱着“花钱买平安”的心态,拿到一纸批文,后续出现的一些小的环境问题和投诉也往往有了政府部门“撑腰”。
  
  环保部发文称,该制度存在主体责任不清、地方保护主义干扰、核查周期较长,甚至存在利益寻租等突出问题。由于企业往往不具备出具专业环境影响评价的能力,核查技术报告都要找到相关中介环境评估机构。什么样的机构有说服力,具备更强的政府沟通能力,这其中大有文章。据了解,一些地方环保部门提供下属环境评估机构的选择名录,如果企业选择了不在此列的环评机构,环评报告的准确性和性也许会遭到质疑。再加上各地环保部门存在不同的行政要求,这对企业在机构选择上又加一道坎。
  
  据业内透露,企业为保险起见一般会选择级别较高的环境评估机构,“省级环境科学院的人好多都是从省环保厅出来的,”此业内人士称,“有一次评估,这些级别高的评估机构低要80万,但我要找小的中介环评机构,10万就差不多了。”
  
  停止上市环保核查意味着什么?
  
  环境保护部日前正式决定,各级环保部门不再开展上市环保核查工作。据相关媒体跟踪了解,上市环保核查作为拟上市公司的一项重要必备手续,自其于2003年6月开始实施以来,曾经在重污染行业企业的上市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本项规定意味着,在经历了数轮简政放权的行政改革后,环保部门终将停止这项专门针对上市公司的、并带有行政审批性质的核查工作。
  
  诚然,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看,上市公司一般都是较大规模的公众型公司,其发展不仅关系到公司股东和员工的自身利益,更是与社会大众的利益休戚相关,理应在环境保护上有着更加严格的要求和更高的标准,完成其社会责任,发挥示范作用。
  
  那么,环保部门停止上市环保核查工作,是不是就意味着,接下来我们将降低对上市公司的各种环保要求和监管水平呢?笔者认为,环保部门简政放权的改革实质应在于提高环境保护过程中的行政效率,而绝非是放松对上市公司各类企业的环境监管。相反,我们应在市场化、法治化的基础上构建出一整套更具、更加严格的上市公司环保监管体系。
  
  一般而言,包括上市公司环境监管在内的环境保护工作理应是政府工作职能范围的份内之事。历史上,正是因为市场本身存在各种失灵的症状,市场主体本身无法自行解决环境污染的问题,这才推动各国政府自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逐渐重视环境保护领域,并专门成立环境保护的相关部门来开展环境保护工作。中国也不例外。故而,在现实的环境保护实践中,各级环保部门客观上逐步积累了较大的权限。
  
  具体到上市环保核查,是指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申请上市并发行股票、申请再融资、资产重组或拟采取其他形式从资本市场融资的公司的环境保护管理、环境保护守法行为的全面核查、环境保护信息的持续披露、后续监管。
  
  从中可见,仅仅上市环保核查这项工作,就涵盖了从上市前到上市中,再到上市后等多个环节,无论哪个环节没通过核查,整个上市及融资进程都会受到影响。环境保护部近日召开常务会议时指出,目前我国的上市环保核查存在主体责任不清、地方保护主义干扰、核查周期较长,甚至存在利益寻租等突出问题,因此决定将由政府主导的上市环保核查全部交还市场主体负责。
  
  监管责任仍需跟上
  
  被环保部作为简政放权而推出的这项改革,是否如一些专家所期待的那样,获得各界普遍欢迎呢,相关媒体采访后发现,包括企业在内的不少人,对此项改革其实是心存疑虑:环保核查取消,会不会纵容上市公司的环保“不保”?
  
  据了解,自2001年以来,我国环保部门开始开展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的环保核查。涉及重污染的企业上市或再融资,都必须先拿到环保批文。实际操作中,企业进入环保核查程序,往往被解读为正式冲刺IPO的信号。
  
  2003年6月,当时的国家环保总局发布《关于对申请上市的企业和申请再融资的上市企业进行环境保护核查的通知》,明确13个重污染行业(冶金、化工、石化、煤炭、火电、建材、造纸、酿造、制药、发酵、纺织、制革和采矿)的企业申请上市,或上市公司再融资资金用于重污染行业,都必须先通过环保核查。2008年,证监会也曾发文强调,“从事火力发电、钢铁、水泥、电解铝行业和跨省从事其他重污染行业生产经营公司申请公开发行股票的,申请文件中应当提供国家环保总部的核查意见,未取得相关意见的,不受理申请。”
  
  如今,实施十余年的上市环保核查,被环保部宣布退出历史舞台。
  
  对此,江苏省环保厅污防处副处长侯业利认为,对重污染上市公司进行环保核查,是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提高而推出的环境监管举措,在历史进程中应当说发挥了一定的作用。该项规定实施以来,不少公司的IPO或再融资因环保核查而“卡壳”甚至搁浅。资料显示,宝硕股份、广州浪奇等公司都曾因募投项目未通过环保核查而终止定向增发。
  
  不过,由于上市公司的特殊性,更易受到地方保护主义的影响。环保部相关负责人坦言,部分地方环保部门现场检查不够充分,对上市公司的环保核查后督查不够深入,个别省级环保部门还违反分级核查管理规定,越权为企业出具上市环保核查意见,干扰了上市环保核查工作秩序。
  
  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教授蓝虹更直言,“政府主导的上市环保核查已成鸡肋,甚至可以算做形同虚设的环节。”
  
  而据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分析,环保部取消核查可能还有一个考量:经过环保核查后,近年来仍有一些上市公司曝出环保丑闻,这对环保部门的公信力也是极大的伤害。
我要评论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环保在线”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环保在线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保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环保在线)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环保在线”,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7759680;邮箱:hbzhan@vip.qq.com。

不想错过行业资讯?

订阅 环保在线APP

一键筛选来订阅

信息更丰富

推荐产品/PRODUCT 更多
环保商城:

气浮机曝气机COD测定仪TOC分析仪污水提升器带式压滤机格栅除污机污泥泵潜水搅拌机污泥浓缩机污泥搅拌机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高压清洗机油烟净化器板框压滤机无轴螺旋输送机气体分析仪烟尘检测仪油雾净化器超声波清洗机泳池水处理设备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hbzhan@vip.qq.com
  • 联系电话0571-87759680
环保行业“互联网+”服务平台
环保在线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环保在线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环保在线网

抖音号:hb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视频号

环保在线

公众号:环保在线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快手

环保在线

快手ID:2537047074

打开快手 扫一扫关注
意见反馈
我要投稿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