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EC蓝主要靠“人努力” 环保产业也不能掉链子
根据该协议,中国将尽力实现温室气体排放量从2030年左右开始减少,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例从2015年的15%提升到2030年20%左右;美国则承诺实现2025年温室气体排放量较2005年下降近四分之一。
我们知道,温室效应是导致雾霾天气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而温室气体减排,这对于饱受雾霾困扰的我们来说,应该算是一个好消息,但也意味着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任重道远的责任。因为“APEC蓝”让人们意识到,通过减排等措施来对雾霾进行“治本”,确实起到了一定的效果。
中国科学院气象学博士后分析说,雾霾的成因无非两点:一是人为污染物排放太多;二是自然原因,出现了静稳天气,污染物无法扩散,淤积在城市中。而驱散雾霾的方法也无非两种:一是从源头入手,扼制排放,这是治本;二是等待大风吹散污染物,这是随缘。
但是治本是个长期坚持的过程,APEC期间的非常规措施,如关闭工厂、停掉燃煤、限行、放假等,实际上没有任何一个城市可以长期承受上述代价。
APEC蓝主要靠“人努力”
在10日晚的欢迎晚宴中,主席致辞时表示,好在是人努力天帮忙,这几天北京空气质量总体好多了。“我希望并相信通过不懈的努力,APEC蓝能够保持下去。
APEC蓝要如何才能保持下去,北京市环保监测中心主任张大伟表示,这次APEC蓝主要还是靠人努力。保持APEC蓝,减排是硬道理。
张大伟说,这次的蓝天,是非常典型的人努力,天也帮忙,其中“人努力”起了很大的作用。他介绍,原本预计9日至10日会有比较重的污染过程,但由于北京本地的污染排放积累很低,区域输送量和比例也在降低,这两天在不利的扩散条件下,北京的空气质量还维持在二级良的级别。“主要还是减排,尤其是区域协同减排。”
此前的APEC期间空气质量保障方案提出,APEC结束后,会对会议期间的空气质量总结分析。张大伟说,今天相关部门会发布评估结果。据他介绍,评估过程会用35个现有的监测站数据为主,用一些数值模型进行模拟和定量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对下一步如何维持好的空气质量提供参考。
据了解,此次APEC期间,北京市环保和气象部门开展了中期和长期预测,跟周边省区市开展了视频会商,为3日和6日的应对措施及时升级提供了保障。
APEC蓝如何保持,张大伟说,本质还是要减排。
减排工作,环保产业打头阵,因此想要保持这份APEC蓝,还需环保产业给力。
保持APEC蓝环保产业需给力
离开经济发展讲环保是缘木求鱼,离开环保谈发展经济是竭泽而渔。所幸的是,科学技术的进步让发展与环保之间不再是“零和博弈”,经济活动产生的污染完全可以通过科学治理实现危害小化,而环保产业本身又能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不可否认,“APEC蓝”缘于“人努力、天帮忙”。要真正实现提出的“让‘APEC蓝’保持下去”的要求,必须设法从根本上减少污染排放,实现环保与经济发展的同步推进。这其中,大力加强环保产业发展是一条重要的现实路径。
环保产业具有公共资源产品特征,属于典型的政策推动型产业。当前,我国环保产业需要重点提高公共政策设计水平:首先,要依法提高环保监管力度。只有不断加大对各种污染环境行为的强力监管惩罚,环保产业潜在的需求空间才能释放,环保产业市场才能壮大。其次,真正以市场为导向,改革科研院所、研发人才的激励机制,形成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模式,为环保企业的发展壮大提供内生动力。第三,以市场为手段,激励环保产业转型升级。利用税收、财政补贴等,鼓励企业开发更环保的技术。税收要注重事前扶持和事后鼓励并重,以避免无效激励;财政投入要注意引导外资和民营资本进入,扩大财政资金的乘数效应;创新融资手段,优先环保企业上市、发债、担保等。再次,价格是市场“无形之手”的魔力“指挥棒”,直接影响环保产业的供给与需求。应抓住当前价格整体平稳的有利契机,加快推进相关资源产品的价格改革,引导资源、环保产品的合理定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