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大气十条”后,我国又一项重大污染防治计划——“水十条”即将出台。12月10日,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秘书长骆建华在接受相关媒体采访时表示,“水十条”可能将会在本月内出台。
《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下简称“水十条”)已筹划多年。预计“水十条”将带来2万亿元的投资规模,高于“大气十条”的1.7万亿元,这无疑将会给环保市场带来新的利好,受此消息影响,12月10日A股环保板块全面上扬,17只环保股涨停。
环保股迎大涨
“水十条”即将出台,早有传闻;但时间节点的明确,却是在近日召开的“2014水务论坛”上。据中国工商联环境商会秘书长骆建华透露,水十条已通过国务院几个部门认证,预计本月交相关会议审议后颁布。与此同时,由国家发展改革委起草的《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指导意见》(简称指导意见)也将在本月出台。
“水十条”是继大气十条之后,我国又一项重大污染防治计划。重要目标就是治理劣五类水。依据地表水水域环境功能和保护目标,我国的地表水按功能高低可以分为五类,而劣五类水,就是污染程度已超过V类的水。
据透露,水十条明确治理目标,是到2017年前消灭劣五类水。这个时点比业界预期的2020年要早,加之水十条总投资有2万亿元的规模,分析人士称,这将为水污染处理市场带来极大机遇。
同时,指导意见的出炉,对水污染处理市场而言,也将带来机遇。
按照此前环保部相关人士透露的消息,预计“水十条”将带来2万亿元的投资规模,高于大气的1.7万亿元,无疑将会给环保市场带来新的利好。
受此消息影响,12月10日,环保板块整体涨幅超过9%,在23只环保股中,首创股份、碧水源、中电环保、桑德环境、巴安水务等17只股票涨停,除了停牌的天壕节能等3只个股,其他环保股中仅国祯环保的涨幅低于9%;而在水务板块,亦有重庆水务、瀚蓝环境、洪城水业、武汉控股等4只股票涨停。
此外,近期有关水污染防治方面的文件正在密集出台。环保部消息显示,2014年12月,在环保部污染防治司组织指导下,环保部环境规划院作为技术牵头单位,联合国内地下水领域相关高校科研院所编制的《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评价工作指南》等六个文件由环境保护部办公厅印发试行实施。
环保部环境规划院称,以上文件的印发试行实施,对促进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落实和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编制实施,防治地下水污染,保障地下水环境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发改委督阵
同时,发改委地区司巡视员王新怀表示,在“水十条”出台后,发改委将加强对各地重点流域、治污项目的指导和支持,督促地方建立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工程的项目审批核准“绿色通道”,创新投融资方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项目投资建设和运营。
“对符合重点流域相关要求的项目,国家还将继续给予资金支持,进一步推进流域水环境污染防治项目的建设进度。”他说。
公开资料显示,2014年,国家安排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中央预算内投资是55亿元,一共支持了339个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场及部分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建设。
“加上地方和企业的投资,预计今年可以实现投资160多亿元的投资规模,形成污水处理能力450万吨/日。”他说。
据了解,以北京为例,其积极引入社会资本积极投入到水环境治理中,从2013年至今,已吸收利用290亿元社会资本。此外,北控水务集团、碧水源公司等上市公司也参与到郊区县污水处理设施投资建设中,投资69亿元,新建15座新城污水处理厂和53座乡镇污水处理厂,处理规模为135万立方米/天。
“水十条”筹划已久
事实上,政府公开提到“水十条”是在1月9日举行的2014年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在分组讨论中,吉林省环境保护厅厅长王国才称,“水十条”正在制定之中。
随后,在马年春节过后国新办举行的场新闻发布会上,环保部副部长翟青正式向外界宣布,按照国务院的要求,环保部正在会同有关部门编制“水十条”,待进一步修改完善后将报请国务院审议。3月28日,在第七届中国环境产业大会上,骆建华透露,“水十条”将于2014年上半年上报国务院。
据报道,“水十条”早叫“水计划”,为了与已经出台的“大气十条”相对应,才改名为“水十条”。环保部下属的中国环境规划院是“水十条”编制组牵头单位和主要技术支持单位。
然“水十条”早在2月就通过了环保部的内部审议,但“听取各方意见”的环节却遇到了障碍。直到6月4日,环保部副部长李干杰在面对媒体提问时仍表示,“水十条”还在抓紧协调,力争以快的速度协调各方取得共识,尽快呈报国务院审议。
对此,骆建华解释说,水的问题涉及部门较多,需要协调多方利益:建设部门负责市政给排水管网与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农业部门负责农村源污染的治理,水利部门负责水资源保护,国土部门负责地下水资源监测,环保部门负责更多的则是水污染物的减排;此外,还有发改委负责重点流域水污染综合治理,海洋部门负责海洋污染的监管,工信部门负责工业水污染防治,交通部门负责航运污染防治等。由此带来的后果就是部门利益分割不清,所以“听取各方意见”的过程才比较漫长。
如今,“水十条”终于进入。李干杰透露,其主要思路是“抓两头、带中间”:一头是抓好饮用水水源地等水质较好地区的保障工作,保证水质不下降、不退化;另外一头针对已经严重污染的劣V类水体,尤其是影响群众多、公众关注度高的黑臭水体,要下决心治理好,大幅减少甚至消灭掉。通过这两头来带动中间一般水体的防治工作。
在具体措施方面,“水十条”主要关注三个方面:一是要大幅度削减工业污染的排放,二是要管理好城市生活污染的排放,三是治理好农村河沟、河汊。
新技术推广是关键
《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将决定未来五年甚至更长时间水处理行业的发展方向。据了解,即将出台的“水十条”对工业污染、市政污水治理提出更高的要求,将分步骤、分区域的落实污水处理从二级排放标准提高到一级B的提标改造工作。要达成这一目标,除了资金投入外,治理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是关键。
近年来,水污染成为我国“头号”治污难题。多地爆发的水污染事件使公众对我国水污染严重的现状有了切身的体会。目前,全国河流Ⅳ—Ⅴ类和劣Ⅴ类污染占比近30%,地下水污染严重,工业废水重复利用率不足30%,城镇污水再生利用不足10%。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污染的加剧,人们对水质要求的提高不断推动水处理需求的升级。根据环保部的规划,“十二五”期间我国将把现有的出水标准为二级的污水处理厂全部提标为一级;重点流域的污水处理厂出水标准将提升为一级A。
污水处理由原来的一级处理或二级处理提高为三级处理,经过三级处理以及相关处理流程和组成单元后的再生水,可扩大用处,直接作为城市饮用以外的市政用水,污水处理的需求和经费投入不断增加。因此,不管是从“量”的增加还是“质”的提高角度来看,都为污水处理行业带来了很大的发展空间。
同时,水处理技术随水处理需求也在升级演变。人们对直饮水的需求引发了饮用水处理RO逆渗透膜等新技术应用,农村水务市场推动小型供水和污水处理的先进技术与设备的采用,对污水资源化的诉求推动了膜技术的应用。
目前,污水处理正处于一个新老技术交替的时代,正从传统的污水处理技术向膜法水处理技术过渡。膜法水处理目前在整个污水处理市场的占比份额只有5%,新技术的市场前景很大。可以说,污水处理技术的演进是随着废水减排、污水处理、中水回用及水资源化的发展而不断演化的。
核心技术的突破将成为未来推动环保行业发展的“催化剂”。此前,国家水专项针对水环境监测、污泥处理处置、水处理等设备国产化率低等问题,重点研发了50项国家急需的产业化关键技术和设备。未来,随着“水十条”及相关配套政策出台后对治理标准的提高,水污染治理更是亟待新技术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