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我国陷“逢霾必火”误区 空净行业五大困局待解
资讯中心


我国陷“逢霾必火”误区 空净行业五大困局待解

2014-12-23 08:48:50来源:中国环保在线 关键词:废气处理设备空气净化器雾霾阅读量:62799

导读:雾霾催生空气净化设备这一新兴市场,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及品牌跨界参与和投入.
  【中国环保在线 行业动态】雾霾催生空气净化设备这一新兴市场,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及品牌跨界参与和投入,政府对环境问题的重视也为空气净化市场创造了诸多利好条件。此种情况使得我国家电业陷入“逢霾必火”的误区,空净行业的五大困局依然待解。



我国陷“逢霾必火”误区 空净行业五大困局待解
  
  中国自2013年起持续遭遇雾霾等严重空气污染,让公众对空气中各种有毒有害颗粒物的预防问题开始的关注,进而催生出了家庭空气净化设备这一新兴市场。
  
  据从上海市室内环境净化行业协会及其他多个渠道了解到的信息显示,空气净化器类产品已经成为2013-2014年度家电品类中年增长率高的产品品类,并且整体市场容量仍在急速扩张,年增长速度超过100%。
  
  而据IEQ2015组委会近3个月进行的市场调研,该市场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及品牌跨界参与和投入——他们来自传统家电、消费电子、医疗设备、保健品、滤材、IT等等行业。而市场上空气净化器已经从2013年不到50个品牌,增加到目前近300个品牌。
  
  与此同时,中国政府对环境问题的重视也为空气净化市场创造了诸多利好条件。
  
  净化器当先家电业陷“逢霾必火”误区
  
  蛋糕大了,想吃的人自然就多了,这使得我国陷入家电业“逢霾必火”的误区。
  
  今年以来,不少企业看中了“雾霾经济”所带来的健康商机,纷纷进军空气净化行业。目前除了众多企业推出空气净化器、净水器加湿器等环境家电外,空调、冰箱、吸尘器等传统大小家电也有不少趁机搭上雾霾顺风车进行营销,甚至连“会呼吸的麻将桌”都树起雾霾净化的旗帜,真是逢霾必火。但这些家电到底是真除霾还是“傍霾”假营销,还需要接受市场的考验。
  
  中国家电商业协会营销委员会执行会长洪仕斌认为,空气净化产品是应时而生,有其功能性产品价值,合格产品只要在不进行恐吓式营销的前提下,借助雾霾来发力销售属于较合理的功能性产品营销策略。
  
  那为何只要跟雾霾挂上钩的家电都能轻易打动消费者呢?家电行业资深分析师梁振鹏表示,随着环境污染的不断加剧,消费者进入了一个恐慌性购买阶段,对环境家电的强烈需求主要还是出于心理安慰,所以拉动着环境家电也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据梁振鹏分析,空气净化器和净水器属于环境家电,由合格厂家生产、品质达到要求的产品确实具备一定的除雾霾功能。但至于冰箱和空调借雾霾营销,其炒作嫌疑很大。对于健康饮食而言,食物主张现做现吃,长期囤放在冰箱里容易导致变质,以雾霾天不宜出行需要囤食物来推广大容量冰箱实际上是对消费者不负责任的行为,消费者应该根据居室实际所需尺寸来决定购买冰箱的容量大小。而空气净化器功率普遍为几十瓦到几百瓦不等,空调则一般为一千至几千瓦不等,从节能环保理念来说,消费者更适合使用空气净化器来除雾霾,其次,消费者要置换或清理空调里的滤芯和滤网也比空气净化器难很多。
  
  雾霾热下的冷思考:空气净化五大困局
  
  可以说,是雾霾成就了空气净化行业。一个在中国“埋伏”了十余年的健康环保产业,其瞬间崛起的背后是一批从业者的坚持不懈和伟大的远见。既然是瞬间“膨胀”的行业,多少会有些“水土不服”:需要过滤比之前更高浓度的PM2.5、细菌、病毒等等。随着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用于促进环保产业发展,在政府的支持下,空气净化行业发展战略有所提升,正逐步迈向成熟,规模在逐渐扩大。有数据显示,空气净化产业2015年的市场规模有望达到750亿。
  
  然而,当前空气净化行业的发展依然面临很大的困难。
  
  1、普及率依然很低
  
  空气净化行业在我国处于起步阶段,国内消费者对空气净化产品并不了解。相对于欧美发达国家近40%、日韩70%的普及率而言,中国市场至今普及率不足1%。在众多消费者还不知道空气净化器为何物的当前,早已饱受媒体发酵、电商平台的轰炸,互联网的快速引爆了人们的刚性需求,将原始和偶发力量的融合推到了。
  
  2、行业管理不规范
  
  空气净化行业“一夜暴富”,其后果是很多外行使劲往里钻,都急于拿出自己粗糙得掉渣的所谓的“产品”推向市场,以分一杯羹。“门外汉”的产品在市场上大行其道,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
  
  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国内空气净化器行业有“五乱”:商品乱、技能乱、宣传乱、认证乱、价格乱。现在市场上的空气净化器有多少是有效果的?那些搞价格战,售价几百元的空气净化器,售卖的到底是产品,还是售卖普通人的心理作用?
  
  3、政府支持力度不够
  
  随着《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出台,健康环保产业提升为国家重要发展战略。很多外来资本早已了解中国市场,在政策出台后正蓄势待发,全面进驻中国市场。对于中国空气净化行业来说,尤其明显。
  
  中国向来提倡与时俱进,同接轨,如此促长了“舶来品”肆虐中国市场的势头。在空气净化行业,我们自主研发的产品可能更符合本土要求,自主品牌应该更胜一筹。所以政府在政策上应该给予国内品牌更多的支持,在巩固像远大、格力等品牌的竞争力的同时,更不能忽略行业的新起之秀。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虽说中国企业向来都是“扎推”式发展,局面比较混乱。但是如今的互联网、手移等商业模式,“小鱼吃大鱼”的情况屡见不鲜。而真正术业有专攻,且愿意在互联网大潮中转型和尝试创新的营销模式的企业,也能在混战中顺利突围。空气净化行业亦是如此。
  
  4、行业标准滞后
  
  据了解,目前我国空气净化器执行的标准主要是推荐性国标《空气净化器》(GB/T18801-2008)。
  
  该标准在检测中只要求检测空气净化器1小时之内的净化效果,同时规定对净化效率标注的是前后浓度差异效率。而美国、日本等国家使用的则是洁净空气量概念,即洁净空气量和额定风量的比值。这两种净化效率计算结果的差异比较大。同一个产品,如果前一种方法测算净化效率可以达到90%,用后一种方法计算则可能只有60%。
  
  国家标准的制定、修订有自身的程序和周期性,对于空气净化器这样属于起步阶段的产品,产品发展速度一般会快于标准制定步伐,我国相关部门也会根据市场变化对标准适当进行调整。
  
  5、售后服务网络不成熟
  
  目前企业普遍重视空气净化器的销售和宣传,忽略了消费者后期使用、保养的服务问题。根据调查显示,49.5%的用户对空气净化器的售后服务环节存在不同程度的质疑。其中网点少、维修费用高、没有售后回访、产品知识推广等,是行业的通病。
  
  产品只管卖出,不管售后服务,这是当前空气净化器企业的大误区。比如一款新品,它的滤网在哪里可以购买、多少钱、平时怎么维护等问题,是消费者对新型产品的大疑惑。
我要评论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环保在线”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环保在线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保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环保在线)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环保在线”,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7759680;邮箱:hbzhan@vip.qq.com。

不想错过行业资讯?

订阅 环保在线APP

一键筛选来订阅

信息更丰富

推荐产品/PRODUCT 更多
环保商城:

气浮机曝气机COD测定仪TOC分析仪污水提升器带式压滤机格栅除污机污泥泵潜水搅拌机污泥浓缩机污泥搅拌机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高压清洗机油烟净化器板框压滤机无轴螺旋输送机气体分析仪烟尘检测仪油雾净化器超声波清洗机泳池水处理设备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hbzhan@vip.qq.com
  • 联系电话0571-87759680
环保行业“互联网+”服务平台
环保在线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环保在线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环保在线网

抖音号:hb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视频号

环保在线

公众号:环保在线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快手

环保在线

快手ID:2537047074

打开快手 扫一扫关注
意见反馈
我要投稿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