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踪”的污泥
污泥,污水处理厂处理污水后的固体沉淀物质。
与河道淤泥所不同的是,污泥,一种由有机残片、细菌菌体、无机颗粒、胶体等组成的非均质体。也就是,似水而非水,像泥却不是泥的复杂介质。
众多业内人士介绍,污水与污泥处理实属相辅相成。一旦污水设施启动,污泥随之而来。但在我国大部分地区,既无符合环保标准的填埋场进行卫生填埋,也缺乏相应的干化焚烧工艺,以致巨量污泥来有影去无踪。污泥去哪儿呢?
现实的情况是,一方面大量污泥去向不明,另一方面却是污泥无处可去的严峻现实。来自《中国污泥处理处置市场分析报告》调研数据显示,我国污泥处置中卫生填埋占比67.19%,堆肥12%,近18%去向不明。同时,虽然80%污的水处理厂建有污泥浓缩脱水设施,可满足一定程度上的减量化,但近80%的污泥未经稳定化处理。这些污泥直接消解了污水处理的效果,也日渐演化成隐藏在环境中的风险。
“污水变污泥,污染大转移,治水不治泥,等于白治理。”就在污水处理板块风起云涌之际,污泥处理在我国却仍处于真空状态。不喜欢的理由很充实:污泥含水量高达90%甚至98%,即100吨的污泥中仅含2吨固体干泥。那么问题来了,如何使污泥“轻装上阵”,褪去多余水分,便成了污泥处理过程中的先决条件。
谁来买单?
而在的专业化污泥处置企业中,诸城市惠明机械有限公司(下文简称“惠明机械”)自不容小觑。
作为一家集研发、制造、销售服务为一体的专业环保设备公司,惠明机械凭借多年精良的生产工艺、完善的检测技术、雄厚的企业实力,得以在污泥处理板块中备受赞誉。
惠明机械总经理台培民指出,上天还是入地?污泥的终归宿着实费人思量。目前,我国大部分污泥仍固囿于简单填埋,并无对其进行无害化处理。同时,市场化污泥处置终端的缺失,处理过程中技术与监管的薄弱,都无一不促使污泥演化成“二次污染”。“仅从运输成本考量,至少80%的含水率就已是成本高居不下的直接因素了。”台经理说道。
晾晒,行不行?台经理答复:不行!因污泥中酝酿有高含量硫,如遇阳光更易挥发出有毒臭气。压榨行不行?“传统的压榨方式只能使细胞外的水分溢出”,台经理继而戏谑道,污泥的脱水程序,更像是一场细胞间的争夺战。而行之有效的处置方式,无疑是专业人员、设备、工艺三者的有机融合。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事实上,早在2014年5月,《“十二五”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浮出水面。其中明确指出,“十二五”期间,我国污泥处理处置设施投资额将赶达到347亿元。
利好的消息不仅如此,在近日召开的中国污泥处理处置产业高峰论坛上,众多专家纷纷指出,未来5年内,我国污泥处理处置投资规模有望达到360亿元。由此,国家信号一经发布,“污泥商机”立即受到了各方的热情追捧。
在台培民看来,欲在市场蓝海中独占鳌头,无可否认的是:兵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惠明机械的转鼓浓缩污泥脱水一体机便是这样一款利器。
台经理介绍说,污泥在进入转鼓浓缩带式脱水一体化设备之前,得先通过絮凝剂制备投加系统将高分子絮凝剂打入混合反应槽中。继而,污泥与高分子絮凝剂经搅拌充分混合,并由微细颗粒迅速凝聚成大颗粒,尔后形成网状结构的大团絮凝体。紧接着,进入缓慢旋转的预脱水转鼓中。而在污泥经由特殊装置运输到转鼓末梢的过程中,大部分游离水通过滤布得以释放,以达浓缩效果。后,滤槽收集的出水便完成了与固体干泥“分离”的初衷。
此外,该设备应用范围广泛,既可应对工业废水中的污泥“老大难”,也可完成食品加工、矿业等工业领域中的固液分离任务。并且,低能耗、低转速、低噪音;效率高、安全性高、稳定性高的“三高三低”特性也令其深受广大用户的一致好评。
谈及未来,台培民坦然且自信:“在狼烟四起的市场追逐中,惠明机械唯有以技术为基石、以品质为台阶、以真诚服务斩断荆棘方能傲居市场之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