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十三五”规划正在酝酿
4月23日,国家能源局核电司司长刘宝华在首届世界核能发展论坛上透露,能源局正在制定核电“十三五”规划,5月份将组织专家进行讨论。此外,核电基础创新的重大专项规划正在制定。
刘宝华表示,我国核电产业正在经历四个方面的转变:核电技术从二代到三代的转变;从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到自主创新的转变;以国内建设为主到统筹国内外两个市场的转变,与罗马尼亚、阿根廷、英国等均建立了合作关系;从核电大国到核电强国的转变。“目前我国装机容量名列世界前茅,一定要掌握先进的核电技术,成为世界核电发展的产业中心之一。”
而在中国核能行业协会理事长张华祝看来,2015年内将有6至8台机组开工建设,有8台核电机组投入商业运行。2015年将成为核电重启的关键之年。“目前,我国在建核电机组26台,装机容量2850万千瓦,在建规模继续保持世界。我国大陆投入商业运行的核电机组达23台,总装机容量为2138.6万千瓦。”张华祝说。
按世界核电运营者协会规定的性能指标对照,在400余台运行机组中,我国在役核电机组总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部分机组和安全指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多个核电项目年内开工建设
2015年3月,辽宁红沿河5、6号机组获准建设,标志着中国核电正式重启。4月1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核准建设“华龙一号”三代核电技术示范机组,为核电装备走出去开展第三方合作创造有利条件。在政策力推下,核电重启出现加速现象。
在政策力推的同时,各大核电集团也做好了项目开工的准备。
中核集团“华龙一号”总设计师邢继介绍,“华龙一号”示范工程落地福清二期项目后,福清5、6号机组近期通过了国家安全局组织的后一次专家审核会,4月底5月初将正式开工,各项准备工作已经完成,主设备已经完成订货,2020年7月“华龙一号”首堆计划实现商业化运营。
邢继表示,“华龙一号”示范工程落地福清二期项目,对落实国家核电发展规划,保障能源安全、改善环境,推动我国核电产业化和走出去均具有战略意义。中广核集团“华龙一号”总设计师咸春宇介绍,作为“华龙一号”示范项目之一,防城港二期项目3、4号机组设计文件、设备采购及供货、现场施工准备、项目核准与执照申请等各方面工作按计划稳步推进,计划今年7月底开工建设。
据悉,“华龙一号”国产化首堆建设国产化率已达85%,批量化建造后设备国产化率不低于95%,CAP1400设备国产化率达85%,关键设备均已开工建造。随着核电重启和走出去加速,未来一段时间核电将迎来投产、开工双高峰。核电发展出现代际更迭,三代核电领域具有竞争力的设备商值得关注。
华龙一号核电国产化
前不久,国务院常务会议作出的一个决定推动了中国核工业的发展,那就是在沿海地区核准开工建设“华龙一号”示范机组。
在刘宝华看来,核电产业将在中国2030年碳排放峰值的目标完成上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核电正在实现多方面转变,核电技术正由二代技术向三代技术转变,由工艺技术引进向积极开展自主创新转变。
目前,中广核集团和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这两大核电企业都分别运营“华龙一号”项目。近期,中广核集团“华龙一号”总设计师咸春宇表示,“华龙一号”首堆建设国产化率将不低于85%,批量化建设后设备国产化率不低于95%,关键设备供货可以依托现有核电机组已经形成的国产化能力。
分析人士称,95%的设备国产化率目标为提出,意味着除了核心设备,其他设备将全部国产化。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华龙一号”总设计师邢继指出,“华龙一号”各项工作推进顺利,中核集团的国内外项目均有望近期正式开工,其中福清核电二期项目预计在本月底或下月初正式开工。
在海外市场拓展方面,“华龙一号”也进展顺利,两大公司都在推动“华龙一号”走出去。中广核集团的“华龙一号”落地英国有望于今年内作出终投资决定。中广核集团科技委员会秘书长廖伟明表示,英国政府已同意由中广核牵头的中国企业参与英国拟新建核电项目的开发与建设。中广核在英国核电市场的开发目标是参股一个项目、控股一个项目。
除英国项目外,中广核集团还在南非、罗马尼亚、土耳其、捷克、波兰等多国推动核电“走出去”。
(本文资料来源:凤凰财经、人民日报、中国证券报、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