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政策落地预期渐强 行业发展动力仍存在不足
全国工商联新能源商会和汉能集团日前发布的《新能源发展报告》显示,2013年储能融资总额达到了38亿美元,是2012年的1.8倍。其中,美国的融资额为9.3亿美元,占融资总额的24.4%,中国融资额1.7亿美元,仅占4.5%。预计2014年到2020年,仅中国电网级储能市场规模就将超过100亿美元。报告预计,到2020年,储能市场年度投资额将达到47.4亿美元,中国的累计装机容量将超过300兆瓦。
与快速成长的光伏不同,储能在国内一直是看上去很美,产业化进程却始终低速徘徊,尤其是在电力领域的应用,推进速度更为迟缓,通常只能作为微网和离网系统中的配套产品出现,颇受冷遇。
券商分析师表示,能源互联网时代,由于光伏发电等的不确定性,储能将是重要一环。储能的功能并不单单指能源存贮,而是上升为电网调节装置,只有引入储能装备,才能实现需求端动态管理,消除昼夜间峰谷差、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尽管储能潜力很大,但受限于高成本(锂电池度电成本约1.5元,远高于峰谷电价差0.6-0.8元),目前只能停留在示范应用阶段,补贴覆盖部分初装成本是推动储能放量的核心因素。
专家表示,长期遇冷导致我国储能产业的发展动力明显不足,定位电力市场的储能企业目前也多处于未盈利状态。事实上,在解决新能源稳定性和提高传统能源利用率方面,储能是公认的佳选择和终途径,被视为“解决能源问题的后一公里”。可以预见,未来我国对储能在电力市场作用的继续忽视,将削弱能源结构调整的力度和在能源竞争新格局下的竞争力。
目前储能产业正在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光伏 储能将掀起新一轮的能源革命,假以时日,家庭式储能技术的突破,可能会对电网等传统产业带来颠覆性的影响力。为此,圣阳股份、科陆电子、鑫龙电器、南都电源等品种可跟踪。
环保加油站:储能
对于储能,广义的定义是指,通过一定的中介或者设备将能量从同一种形式转化成另一种形式存储起来,在未来使用时再以特定的能量形式释放出来的循环过程;狭义的储能,则主要指对电能的存储,是指利用化学或者物理的方法将产生的电能存储起来并在需要时释放的一系列技术和措施。储能的本质是解决能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不平衡。一个完整的储能过程包括充能、能量形式转换和放能三个主要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