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政策缺失及资金匮乏 我国土壤修复道路阻力重重
资讯中心


政策缺失及资金匮乏 我国土壤修复道路阻力重重

2014-06-23 12:00:46来源:中国环保在线 关键词:土壤修复 环保设备阅读量:63779

导读:污染问题之“重”,市场规模之“大”,行业动态之“热”,治理过程之“难”,我国土壤修复已然成为热话题之一。土壤修复尽管受到重视,但仍旧面临政策和资金匮乏的难题。加快相关法律法规制定,规范市场融资环境,是当前的工作重心。
  导读:污染问题之“重”,市场规模之“大”,行业动态之“热”,治理过程之“难”,我国土壤修复已然成为热话题之一。土壤修复尽管受到重视,但仍旧面临政策和资金匮乏的难题。加快相关法律法规制定,规范市场融资环境,是当前的工作重心。



政策缺失及资金匮乏 我国土壤修复道路阻力重重
  
  大范围大面积的污染超标率,可谓“重”;万亿级规模的市场预期,可谓“大”;一年多时间新注册上千家相关公司,可谓“热”;多学科协同的复杂系统工程,可谓“难”。现在,被掀起神秘面纱的土壤污染修复行业,正带着这些标记款款向我们走来。
  
  2014年4月,经过了八年的调查,环保部和国土资源部终于将事关国计民生大局的中国土壤污染初步情况公之于众。数据显示,中国的20多亿亩耕地中,有近五分之一调查点位被证实污染。沉重的土壤污染幕布被初步揭开。
  
  “未来五年,土壤修复市场将经历一场大浪淘沙的洗礼,终适者生存,形成高集中度的业态。”上海环境卫生工程设计院院长张益在6月21日的“2014(第八届)环境技术产业论坛”做出上述预测。
  
  张益指出,中国土壤大范围、大面积污染超标,催生出万亿级市场预期,企业争先恐后扎堆涌入,仅近一年就新近成立了100多家相关公司。但是,土壤修复是一项多学科协同的复杂系统工程,修复企业面临着技术和资金双重壁垒。
  
  国内现有的至少500多家涉及土壤修复领域的污染企业。张益预测,在未来五年,土壤修复市场将形成高集中度的业态,只有同时拥有先进的工艺技术跟成套设备、强大的投融资能力与工程管理能力和良好的政府背景与灵活的内部机制的企业才能做大做强。
  
  “虽然土壤修复市场规模空间巨大,但现阶段土壤修复的责任主体还不明确,商业模式还未成型,资金渠道也不通畅。”张益说。
  
  近年来,环保部联合各部委,国务院办公厅多次发布关于土壤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的通知。但备受关注的《土壤环境保护法》依然迟迟未能出台。
  
  此外,有业内人士透露,目前国内很多项目都采取“简单化”的土壤修复方式。即便是一些初具规模的公司,在“风险评估”环节,也常常依赖电脑软件,缺少专业化的土壤修复技术人才。
  
  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国内对土壤修复立法和相关政策的缺失。由于全国各地不仅土质不同,污染的类型也有所不同,对于矿山、油田、农田和城市工业用地所采取修复方法和标准,也必然要有所不同。
  
  而在实施修复过程中也存在诸多难点,比如污染责任人如何界定,该如何追责,谁来付费;土壤下流动的地下水,在土壤受污染和修复的过程中必然会受到影响,该怎样综合考虑,这些立法和技术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土壤修复的实际操作也举步维艰。
  
  因为缺乏相关的指导性文件,多地区污染土地修复遭遇难题,致使化工企业搬迁后腾让土地得不到及时利用。例如苏州化工厂原址,腾出已有七八年时间了,但因缺少具体的土壤修复指导性文件,操作难度很大,目前仍没有得到全面修复,更无法挂牌出让。
  
  今年5月中下旬,环保部先后印发《污染场地修复技术应用指南》(征求意见稿)、《关于加强工业企业关停、搬迁及原址场地再开发利用过程中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前者作为土壤修复纲领性技术文件,于6月10日完成征求意见,有望今年底终完成;后者自发布之日起开始实施,搬迁企业须对污染负责。这些文件的颁布也意味着我国开始着手建立土壤修复的相关制度。
  
  虽然这些技术性文件对于搬迁企业和修复企业起到了导向性作用。但对修复的资金来源却存在不同看法。比如上述《通知》中有关“污染场地治理修复费用列入企业搬迁成本”条款,一些企业人士则表示值得商榷。在他们看来,如果这笔费用由搬迁企业负担,恐怕会压垮企业;而土地一旦经过修复就会大幅升值,所以治理费用应当从后面的土地出让金中扣减。
我要评论
  • 切入环境修复市场 东江环保1326万增资上田环境

    2014年7月22日,东江环保公告称,公司拟1326.91万元增资上田环境,增资完成后,将持有其10%环境股权。本次增资,是东江环保切入环境修复市场的重要举措,能进一步提高公司的技术水平,提升公司市场竞争力,增强公司的持续经营与盈利能力。
    土壤修复 环保设备
    2014-07-22 09:53:00
  • 土壤治理需“刮骨疗伤” 修复制度有待建立健全

    我国土壤污染的现状以及治理工作的开展都不容乐观。只有从微观层面上着手治理污染土地“刮骨疗伤”,在宏观层面上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是解决土地污染问题的良方,建立健全相关修复制度同样迫在眉睫。
    土壤修复 环保设备
    2014-06-25 14:41:48
  • 土壤修复亟不可待 多策并举保“舌尖上的安全”

    农业是立国之本,土地是农业之本。我国土壤环境状况日趋恶化,已经到了危险的时刻。建立健全土壤修复的相关制度,利用政策法规正确引导市场进入土壤修复领域,同时更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多策并举,才能终保证人民“舌尖上的安全”。
    土壤修复 环保设备
    2014-06-20 10:02:43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环保在线”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环保在线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保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环保在线)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环保在线”,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7759680;邮箱:hbzhan@vip.qq.com。

不想错过行业资讯?

订阅 环保在线APP

一键筛选来订阅

信息更丰富

推荐产品/PRODUCT 更多
环保商城:

气浮机曝气机COD测定仪TOC分析仪污水提升器带式压滤机格栅除污机污泥泵潜水搅拌机污泥浓缩机污泥搅拌机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高压清洗机油烟净化器板框压滤机无轴螺旋输送机气体分析仪烟尘检测仪油雾净化器超声波清洗机泳池水处理设备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hbzhan@vip.qq.com
  • 联系电话0571-87759680
环保行业“互联网+”服务平台
环保在线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环保在线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环保在线网

抖音号:hb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视频号

环保在线

公众号:环保在线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快手

环保在线

快手ID:2537047074

打开快手 扫一扫关注
意见反馈
我要投稿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