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发展水平高不高?让科学的指标告诉你。
5月12日下午,我国首份县域绿色发展报告——《海盐绿色发展报告》(2013—2014年)正式发布。报告回顾了海盐绿色发展的实践经验,总结了海盐绿色发展的成果,“绿色”、“低碳”、“循环”这些关键词,正日益融入海盐的城市发展中。
作为我国签署中欧城镇化伙伴关系的县级城市,海盐通过贯彻绿化规划理念,发展绿色节能建筑,与丹麦合作建设了中欧城镇化合作项目——零碳屋,打造了一个具有“零碳”概念的生活体验馆及“零碳”技术的集成体,用于先进“零碳”技术的生活体验和应用展示。
作为海盐绿色发展的一个工业典型,在海利循环产业园内,3条世界规模大、智能化程度高的整瓶清洗生产线热火朝天地开动着。每年有江浙沪皖各地的200亿个废弃瓶被运输至这里,变废为宝,年节约石油6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80万吨,减少水排放45万吨。
“海滨广斥,盐田相望。”海盐现已建成9个机组总装机容量650万千瓦的核电基地,海上风电、光伏发电正逐渐成为海盐能源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2014年,海盐总发电量360多亿度,是名副其实的清洁能源输出大县。与此同时,城市绿色建设也在扎实推进中,全县已经建成“海河揽秀”、“盐平访古”、“武通赏桂”等大小绿道7条,总长25.71公里。
多项指数超出全省平均水平
该《报告》将海盐县绿色发展指标体系分为三个领域:绿色经济发展、绿色生态环境、绿色建设和消费,共计20个指标,包括人均GDP、单位GDP能耗、交界断面水质考核、PM2.5平均值、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等。
《报告》显示,在绿色经济方面,截止到2014年底,海盐县人均GDP、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土地资源产出率等4项已经高于浙江省平均水平。
在绿色生态环境方面,海盐有5项指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014年,海盐城市空气优良率达到84.1%,PM2.5年均浓度每立方47微克;全县已建成总长25.71公里的绿道7条;被评为“浙江省美丽乡村创建先进县”。
同时,海盐在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工业重复用水等方面的表现均可圈可点,有效改善了城乡居民的生活环境。
不过,《报告》也指出,海盐在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水环境治理、加强环保基建、完善政策制度等方面还存在问题,有待进一步提高。浙江省海盐县县长章剑指出,有舍才有得,舍掉了一些落后的GDP,关闭了高污染的工业园区和企业,得到了更加优美的城市环境和群众的拍手称赞。
与会的国家环保部政研中心副主任原庆丹评价说,虽然海盐还有很多地方需完善,但也是基层创新、绿色发展的一个样本。
谈及未来发展之路,章剑明确指出,海盐今后将更加努力地致力于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夯实绿色发展的经济基础,以产业转型促环境优化,以环境优化带动产业转型;更加努力地致力于生态环保的基础设施建设与完善,为绿色发展提供坚实的硬件支撑;更加努力地致力于有利于绿色发展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完善和执行。
在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贯彻好中央有关绿色发展的法规和政策,并因地制宜地落实好夯实绿色发展的制度基础;更加努力地致力于绿色发展理念知识的宣传普及,扩大公众的知晓度、认同度和参与度,构建全社会支持和参与绿色发展的良好局面,村村水质公示、季季排名奖励等有效办法将长期坚持并不断完善。
绿色发展报告算清发展账
事实上,说到县域排名,耳熟能详的莫过于中国县(市)排名。依据县域经济单位、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等级、县域相对富裕程度、县域相对绿色指数等指标,对中国县域发展水平进行排名。近年来,也有些机构推出县域科学发展排名。
在章剑看来,从经济发展上来说,即使在经济相对发达的浙江省,海盐县也处于中上水平,通过既有的评价体系,不难比较出在全国处于什么位置。但就绿色发展而言,究竟处于哪个位置,却有些说不清楚。一直闷着头向前走,可能会不知道自己的路走得对不对。正是基于这个想法,海盐县决定根据县域的实际情况,对自己的绿色发展水平进行一次评估。
“仓廪实而知礼节”,同理,章剑指出,经济发展达到一定水平之后,环境的价值更显重要,经济增长不能让人有窒息感,必须更注重质量,注重与环境保护相协调。因此,希望建立一套可评估、可测量、可比较的绿色发展指标体系,既可以纵向比较,也可以横向比较,审视自己的绿色发展水平处于什么阶段、什么位置。
而此次发布的海盐县绿色发展指标体系主要包括绿色经济发展、绿色生态环境、绿色建设和消费3个领域,共计20个指标。绿色经济发展领域共有8项指标,包括人均GDP、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土地资源产出率、人均服务业增加值、单位GDP能耗、化学需氧量排放强度、二氧化硫排放强度。
绿色生态环境领域共6项指标,包括交接断面水质考核、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县级城市日空气质量(AQI)优良天数比例、PM2.5平均值、城市区域噪声平均值、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
几经选择,想摸清自身绿色发展位置的海盐县和承担报告编制的浙江省经济信息中心确定了以2014年浙江全省相关指标数据作为基准值。
(本文资料来源:浙江日报、中国环境报、钱江晚报、嘉兴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