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环保法将利刃出鞘
有着“史上严”之称的新环境保护法,将于2015年1月1日正式实施。如今,新环保法的实施已经进入后一周。与此同时,已经施行25年的现行环保法也将光荣“退役”,结束使命。
2014年4月24日,新环保法经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表决通过。这部新修订的中国环境领域的“基本法”,对环保的一些基本制度作了规定。
其中,受社会关注的是,新环保法大幅增加了政府与企业事业单位各方面的法律责任和处罚力度,确立的按日连续处罚、查封扣押、限产停产、信息公开等规定,将“重拳”指向排污企业。基于此,该法也被媒体称为“长牙齿的法律”。
12月17日,环保部常务会还审议并原则通过了针对包括按日连续处罚等措施在内的4项具体的配套实施办法。这4套办法将与新环保法同时实施,环保部门将对环境违法行为打出一套“组合拳”。
这样一部让公众期待,让企业倍感“压力山大”的环保法的得来并不容易。自2011年,环境保护法被正式列入十一届全国人大的修法计划以来,经历了少有的4次审议和两次公开征求意见,历时3年多,是一次全面的修订。
环保部法规司法规处处长王炜曾介绍,新环保法仅完整保留了原法的两条规定,其余45条款全部做了修改,此外,还新增了23条法律规定,修改幅度之大。
在专家学者、相关环保公务人员、和社会公众看来,新环保法都是亮点频出。
据环保部环监局处罚处副调研员李铮介绍,新环保法有关企业的提法有42次之多,企业环境义务的规定有24条。李铮认为,新环保法有关企业环境责任的规定已经形成体系,突出了企业是环境责任的主体,对环境造成损害要承担责任。
按日计罚也被认为是此次环保法修改的一大亮点,也是新环保法确立的具威慑力的处罚措施之一。
“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是我国环境保护过去存在的老大难问题。在现行的环保法中,大多数处罚额度都在5万元以下,并且,如果违法单位接到处罚通知后责令不改,一般按照新一轮的违规行为重新界定处罚。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购置治污设备及设备运行成本很高,每年需要上百万元。
全程参与新环保法修订的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胡静认为,按日连续处罚能利用经济手段有效惩治企业环境违法行为,“一旦按日计罚,违法行为一日不停止,罚款每天都在增加,企业就要重新算算每天的罚款和收益账了”。
针对此处罚措施,环保部制定了《环境保护按日连续处罚暂行办法》,该办法共5章17条,主要规定了按日计罚的适用条件、实施程序、计罚期限、处罚金额和处罚次数,力求全面破解环境违法成本过低的难题。
行业调整复苏
2014年环保行业整体疲软,缺乏整体性机会,指数表现欠佳,整体跑输A股和创业板指数,行业指数相对上证指数的估值溢价也明显收缩。而2015年是“十二五”收官之年,环保政策顶层设计将出,细分产业政策落地,公用事业价格改革实质性推动。
相对很多产能过剩的行业,环保行业将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更强的发展动力。洁净的水和空气与每一个民众的身心健康息息相关,而现实中严重的污染问题却使得洁净的水和空气成为民众的品,环境污染治理刻不容缓。与国内大多数制造业产能过剩相反的是,无论大气治理、污水治理和固废处置,环保产业的整体产能不足,而且市场需求巨大。环保产业作为一个独立的产业,已经显示出其强大的成长能力和盈利能力,随着系列环保政策不断得到落实,行业的整体增速基本能够实现。
环保产业已经被列为国家重点发展的战略新兴产业,其未来的战略地位已经十分明显,可以预期的是,政府将在环保政策的执行力上强于以往,环保行业的政策红利将有望真正得以实现。对于估值而言,政策的对板块估值的长期支撑作用和短期的刺激作用不言而喻。未来一两年,将是众多政策深入落实的关键时期,不仅不断有新的环保政策出台,比如预期中的“水十条”将有望出台,已有的政策将有望在未来一两年得到真正落实。
环保行业具有坚实的业绩基础。根据各行业的分析,让人担忧的环保行业业绩问题其实可以让投资者放心,行业大多具有持续的盈利能力和较高的盈利水平,即使经济进入中速发展的新常态,环保产业的业绩增长也能得到保障。
环保行业估值仍旧较低。环保板块过去一年的整体涨幅低于指数涨幅,尤其是2014年11月份以来,环保板块涨幅严重滞后于指数,相对于其他板块,环保板块已经估值的洼地,具有业绩和政策的双重支撑,将会迎来板块轮动的补涨机会。
对此,众多证券人士指出,从投资、政策、估值等多方面分析,看好环保板块整体表现,处于历史低位的板块估值有望回升。重点推荐长期成长空间大且行业正提速的危废处理及再生资源细分领域,以及大气治理近零排放改造、水务改革、及智慧环保的三个转型改革新方向。
同时,业内也坚定看好环保板块,着重推荐国电清新、碧水源为代表的低估值白马公司。同时关注大气治理领域的菲达环保和水处理方面的兴源过滤、国中水务等。